2025-07-22 09:40:03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正在播出的《扫毒风暴》,有不少话题是关于其中演员的。“扫毒风暴 女杀手”登上了小红书热门,一段变装戏引发感慨“终于不把观众当傻子”;扮演老鬼的演员
正在播出的《扫毒风暴》,有不少话题是关于其中演员的。
“扫毒风暴 女杀手”登上了小红书热门,一段变装戏引发感慨“终于不把观众当傻子”;扮演老鬼的演员张世出场,也会有不少弹幕刷“赵高”;作为主演的段奕宏和秦昊,更吸引了诸多讨论。
或许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刑侦探案类剧集,在演员选拔上正表现出新的风向——诸多中年戏骨演员,正在成为相关创作的热门主演。
而在这背后,是所谓“老派探案剧”,重新成为行业制作的重点。
中年戏骨“上桌”
在《扫毒风暴》里,能看到不少熟悉的中生代演员。
扮演警察黎安的刘欢、扮演制毒师老鬼的张世、局长陈清泉的刘之冰……观众会为这些熟面孔刷以往角色相关弹幕玩梗。比如在《新水浒传》卢俊义扮演者王建新一出场,就有评论称“玉麒麟也脱发了啊”云云。
而作为主角的,是段奕宏和秦昊这对中年戏骨。
其实,为悬疑探案剧搭配戏骨配角班底不算稀奇,但在主角层面,类似的“双雄”戏码通常会加入一个转型期的流量演员,和老戏骨形成“老带新”,这在行业里并不少见。
这种选角思路,可以看作是某种“老派探案剧”的回归。而其所对应的,是近十年来探案剧选角思路的一些变化。
比如2015年前后视频平台发力自制,有不少是基于行业彼时年轻化、偶像化逻辑,由小生或潜力新人出演的探案剧,比如张翰、于小彤主演的《十宗罪》,陈若轩的《心理罪》,张若昀、李现的《法医秦明》等。
之后伴随着行业类型化的深入,黄景瑜《破冰行动》、欧豪《黑白禁区》等剧开始更突出硬汉小生的选角方向;同时,也出现了探案剧比较经典的“老带新”模式,如孙红雷+张艺兴的《扫黑风暴》、肖央+董子健的《谁是凶手》、王景春+欧豪的《对决》等。
再到近来,中年戏骨挑大梁,成为更常见的探案剧选择。
《扫毒风暴》的男主演段奕宏,还在《沙尘暴》《八角亭谜雾》等剧扮演警察形象;饰演反派的秦昊,除了主演剧版《三大队》,更是口碑黑马《漫长的季节》里的三主角之一,与范伟、陈明昊一同出圈。
陈明昊也是如今悬疑、探案剧的常客,今年还在《棋士》中与王宝强上演兄弟对决,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黑化“不像演的”还成为热议话题。
这两年主要的“警察专业户”还有郭京飞和张译。前者仅今年开播的探案剧,就有《驻站》《漂白》《黄雀》和《势在必行》四部;其中的《漂白》让郭京飞与王千源、王佳佳等中生代演员获得了不少关注讨论。
张译更一口气主演了多部检察、公安剧集,包括《重生》《重生之门》《狂飙》《他是谁》《九部的检察官》等;尤其是最近出圈的《以法之名》,其与李光洁、蒋欣这三大主演都是中生代。
此外去年热度不低的《我是刑警》,由于和伟担纲主演,其他例子还有《警察故事》的王景春,《黑土无言》和《三叉戟》系列的陈建斌……
这种选角思路的背后,实则是行业逐渐从此前的类型化叙事,进一步回归写实和真实案件改编的“老派探案剧”。
制片人秦姐对搜狐娱乐分析称:“所谓‘老派’,应该是世纪之初的很多涉案剧创作,比如《重案六组》《中国刑侦1号案》《征服》等,其特点就是画风写实,成熟硬汉出演,基本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这种‘老派’和现在的写实创作,其实从出发点上是不同的,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花小钱办大事’的思路,跟如今的制作精良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那种生猛的表达方式和粗粝的质感,却成就了一批经典,当下的回归其实是希望实现那种风格的。”
这背后,更表现出当下行业制作的某种风向。
回归“老派”
从2019年行业回归“内容为王”策略开始,寻找替代偶像剧的新类型,就成为行业的主要课题。而2020年“迷雾剧场”《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成功,推动悬疑大类由此进入行业主流。
这种探索是杂糅了彼时多种行业风向的。比如现实题材剧成为市场热门,并结合主旋律剧集《山海情》《觉醒年代》等的热度形成了现实主义审美的市场风向;又如主流价值内容的多类型开花,形成了刑侦探案类型的垂类风口。
导演月影介绍:“当下的探案剧创作杂糅了更多类型,最突出的是年代剧,《漫长的季节》《我是刑警》等都制造了更丰富的共情空间。还有古装的《唐朝诡事录》《御赐小仵作》,家庭剧的《棋士》等等,其探索的核心是融合不同群体的偏好,希望进一步打开市场。”
这种融合性,对演员的表演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悬疑题材本身就是非常考验演员表演的类型,演员需要呈现善恶不明的角色气质,让观众猜测到底“谁才是凶手”;经典悬疑探案故事,更会进一步挖掘人性的复杂一面,对现实进行反思,因此更需要表演来深度参与创作。
而年代、古装、家庭等剧情元素,还会对表演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如果你要演一名90年代的警察,他举手投足的气质一定和现在是不同的;如果要进一步呈现他作为父亲、丈夫或孩子的更多身份,要求会更加复杂。而写实风格的剧集,就必须保证你的内容质感,对演员的要求会非常高。”月影表示。
此外,由中生代戏骨们来呈现这些角色,也会有剧情逻辑的考虑。
剧集策划曹璐介绍:“不管是警察还是反派,其实是有很多经典设定的,比如年轻的警察,往往就是愣头青、敢打敢拼,中年警察则会有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但有经验有能力。”
“而如果要刻画一个让观众信服的检察官或者刑警,提升一些年龄感是非常有效的。这就能够让观众不担心主角的基本能力,更多把注意力放在案子、或者悬疑‘设谜’上,而非一味挖掘警察内心,这种操作在商业内容领域是比较常见的。”
具体到近来以真实案件改编为主的“老派”破案剧创作,相关办案人员具有一定年龄感也是更符合实际的。加上对表演的高要求,中生代演员走上前台实则有其必然性。
在此基础上,行业敢于推动中生代演员挑大梁,也与对近年来市场的观察有关。
秦姐认为:“一方面,是整个市场在加速多元化,打破了过去年轻人为绝对主力的圈层分布,中生代演员的市场号召力会更强;另一方面,就是市场进一步成熟,中生代演员凭借个人魅力是能够获得年轻人认同的。”
几年来,如“叔圈”“姐圈”“姨圈”在互联网生态下的出圈,推动了一批中生代演员被看到和认可,演员的硬实力正在获得主流市场的关注。近期播出的剧集中,《正当防卫》的高叶、《以法之名》的张译和蒋欣、《扫毒风暴》的吴晓亮等都是其中代表。
而他们所演绎的“老派探案剧”,在营销上也更容易形成口碑认知,并成为行业当下一种“看起来很美”的选择。
难点
但上述策略在推动以来,内容的成功率不能算高。
其中不乏成功案例,包括张译、张颂文主演的大爆款剧《狂飙》,口碑黑马《漫长的季节》,还有如《我是刑警》这样云合热播期集均4800万的热剧、4100万的《三大队》以及今年破5000万的《漂白》等剧。
但也有不少备受期待的项目未达预期。以今年为例,王宝强回归剧圈的《棋士》,就整体缺乏声量;郭京飞、秦岚主演的《黄雀》,张鲁一、高叶的《正当防卫》,段奕宏的《沙尘暴》,都是口碑不错但市场缺乏声量的遗珠。
秦姐认为:“其实从流量角度看,这些演员都是缺乏所谓‘底盘’的,没有一批粉丝什么戏都会为你追着看。即使演员很好,观众还是要看你作品好坏,而表演不是能从根本上改变一部戏品质的决定因素。”
不仅如此,如果剧集表现不佳,还会品牌对演员个人有一定的影响。
近来,张译在《以法之名》中的表现,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其表演套路化、“自我重复”的质疑,而这离不开此前《九部的检察官》等未及预期留下的影响;包括《扫毒风暴》开播后,围绕着段奕宏也有类似的讨论。
“观众的情绪是很容易集中到演员身上的,”月影表示,“作品好了吃到最多红利的是演员,但一旦作品失利,演员也最容易被集中火力。再加上中生代演员往往没有成规模、有组织的粉丝群体,面对这种讨论往往是缺乏应对能力的。”
但即使存在问题,目前处于内容制作焦虑的行业,在这类内容依然能够制造热播剧的情况下,显然还会延续相应的探索。
这不仅是行业的需要,也成为中生代演员们的机遇。
在此前以流量为主导的行业,大多中生代演员、尤其是女演员,是缺乏作为主演的机会的,到了一定的岁数就要“演妈妈”。但当下的尝试,正在打开他们全新的职业生命周期。
一些演员还会借由行业刚需,参与制片甚至出品,进一步放大话语权和收益。比如《乌云之上》的主演罗晋,也是该剧挂名的出品人之一;王宝强不但是《棋士》的主演,也是该剧的出品人、监制。
月影认为:“反过来说,或许当行业开始正视好表演的价值,而很多作品的确定性,卡在了剧本层面,未尝不是一种倒逼行业拿出好剧本的动态。”
以中生代演员为主演,其所推动的行业回归“老派探案剧”、寻求现实主义审美的风向,或许能在未来为行业找到某些确定性。只是这条并不宽的赛道,从故事到选角存在同质化质疑几乎是必然的,或许不能承担太多期待。
“但不管如何,行业让有演技的演员做主演,总是一件好事。”月影称。
姐妹们,乐坛又有新面孔了!一支由亚洲新兴娱乐制作公司Aplan International Music打造的全新跨国男团 A:SIDE 在泰国正式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