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许美静凭借一首歌与王菲齐名,却被俩渣男折磨成精神病,今51岁无人识

2025-09-16 19:02:49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那一夜,你的歌声像水轻轻滑进心底——有些人唱《城里的月光》,有人唱她的孤独。”这句并非出自某部小说,而是我看到许美静演唱《城里的月光》的那一刻,心

“那一夜,你的歌声像水轻轻滑进心底——有些人唱《城里的月光》,有人唱她的孤独。”

这句并非出自某部小说,而是我看到许美静演唱《城里的月光》的那一刻,心底自然而起的感受。

那一刻,她不是天后,更不是舞台上的符号,她是一个真实的人,用歌声对你说:“我在这里。”

从1992年新加坡华裔小姐选美出道,到与王菲齐名,再到身心崩溃、精神失衡后默默复苏,今天的许美静,仍默默站在自己选择的轨道上,用余生继续唱下去。

她像一块走过风霜的陶器,有裂痕,却更能透光。

1992年,她刚高中毕业,就参加了新加坡华裔小姐比赛,拿下“友谊小姐”和“最上镜小姐”称号。

紧接着,她在《寻找巨星》比赛中被佳和唱片看中正式签约。

1994年,她推出了首张专辑《明知道》,在星马地区小有反响。

1995年,她的专辑《遗憾》发行,其中《城里的月光》《遗憾》成为不少人心底的声音。

之后,《都是夜归人》让她的声线再次在台湾掀起涟漪,两张专辑加起来,亚洲累积销量超过200万张。

1997年,她以选辑《静听精彩十三首》进军香港乐坛,粤语歌曲《明知故犯》《倾城》风靡一时,专辑在香港连续霸榜三周,还拿下十大中文金曲奖。

那一年,她被媒体称作“小王菲”与“天后杀手”,成为情感细腻、柔软却又深刻的代言人。

1999年她推出《快乐无罪》专辑和《Review 1996~1999》精选集,销量再创新高。

2000年,她尝试融入电子元素,在专辑《静电》中大胆转换风格,却也在那年选择淡出歌坛。

2006年6月22日那晚,新加坡滨海城某家豪华酒店里,许美静情绪失控,跟陌生人进入房间,大喊“Call Me God”。

警方介入后,她被送往精神卫生机构观察。

那段日子,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思觉失调症)和抑郁症。

那一晚,灯光没关,却不再温暖。

歌声褪去,取代的是她在精神病房里与幻听和失忆搏斗的寂静与混乱。

医生说她情况严重,只限家属探视,她成为一个“危险病人”。

这一次,曾经让人靠“声音记住名字”的天后,彻底从舞台消失。

2012年,她首次重返舞台——出现在新加坡电视剧主题曲演唱中,唱起《城里的月光》《遗憾》《阳光总在风雨后》,那是她十多年后的第一次公开演唱。

2013年,她上了《年代秀》节目;2014年又作为嘉宾出现在孙燕姿的台北演唱会上。

2015年,她参加简单生活节,2018年出现在《金曲捞》节目,声音仍旧微弱却真实。

2019年,有歌迷在新加坡乌节路发现她在街头唱歌,她主动说:“我不是在卖唱,也没精神状态不好”,那像是一声生活中疲惫却清醒的宣言。

2021年,她再次住院调养,直到2023年才出院。

2024年4月20日,她在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开唱,却因演唱时间太短、大多由乐队演奏、聊天多于唱歌,被现场观众大喊“退票”,引发争议与投诉。

那一天,许美静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但她依然用微弱的声音说:“只要我还活着,我还想继续唱下去。”

很多人说,如今51岁的许美静“无人识”,但那是因为人们记得那首歌,却不记得唱歌的人。

她不再追光芒,却继续用声音和生活,温柔地告诉你:“我还在。”

她只是一个经历过崩溃、跌倒、再慢慢站起来的人,在灿烂与暗处之间,选择用自己能承受的方式继续前行。

正如一句老话:“伤口会长出新皮,但疤痕会教会我们怎样爱自己更深。”

她的歌声像那些疤,轻轻却深刻;她的故事像夜,透出微光,却足以让你在寂静中看见温柔,看到坚强。

她不再是“歌后”,但如果你愿意,就能在疲惫的夜里,听见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温柔,像一首未完的歌,在灵魂里继续回响。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
分享到: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