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一笔一世界——清华美院直播解锁中国画“写生、临摹、创新”三重门

2025-09-18 09:24:24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近日,《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推出中国画创作主题沉浸式直播,艺术家马楚航以 “林籁起予” 展览为依托

  近日,《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推出中国画创作主题沉浸式直播,艺术家马楚航以 “林籁起予” 展览为依托,从写生的 “自然之真”、临摹的 “传统之深” 到创新的 “当代之活”,层层拆解中国画的创作逻辑。直播中,既有“笔根带水点虞美人”的细腻技法,也有 “生宣画工笔” 的大胆突破,让观众在云端读懂:中国画的生命力,在于“守古法”而“不泥古”。

190190fdaa979842604e27628c6c0a34

/private/var/folders/tv/c_bjx9zj67d8s334d_1khwkr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50915175316/output_1.jpgoutput_1

  “写生是我的视觉日记,每一笔都藏着当时的感受。”直播中,马楚航老师拿起一幅西双版纳小花的写生稿,向观众讲述 “捕捉陌生感” 的重要性——在北京少见的热带小花,其独特的形态的成为创作的新鲜灵感;而虞美人写生中,单幅画面包含开花、盛放、凋谢的全周期,“用饱含水分的笔根点写,才能画出南方湿润的气候,让花有‘呼吸感’”。“写生不是照搬,是筛选——挑最打动你的部分,用笔墨讲出来。” 马老师的这句话,让观众明白:好的写生,是“自然之真”与“艺术之美”的结合。

/private/var/folders/tv/c_bjx9zj67d8s334d_1khwkr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50915175753/output_1.jpgoutput_1

《十六花仪图》临摹作品 马楚航

  “临摹要‘临旧如旧’,更要读懂古人的用笔动作。” 在临摹展区,马楚航老师以徐渭《十六花仪图》为例,详解临摹的“细节密码”:徐渭善用水,芭蕉的垂叶、竹叶的飘飞,皆通过墨色的晕染呈现;临摹时不仅要还原线条,更要研究“从外往内还是从里往外运笔”,才能重现原作的“气韵”。马老师强调,临摹不是“复制粘贴”,而是通过笔墨与古人对话,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正是“最大功力打进去,最大勇气打出来”的真谛。

72029b4f272d1d26ebbc794640bd0e42

《绿野》 马楚航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是在传统基础上‘破局’。” 马老师以《绿野》为例,南方雨林的生态场景中,尼古拉荷马兰的大叶与蕨类的细碎形成节奏对比,蝴蝶的动态元素让画面“活”起来——传达“创新都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传统笔墨的掌握”的理念。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以沉浸式直播为桥梁,让“一笔一世界”的中国画智慧走出展厅、走进大众视野,既让观众读懂“守古法”是传承的根基,更让大家看见“不泥古”是创新的灵魂。而马楚航老师笔下那些带着自然呼吸、藏着传统脉络、闪着当代光芒的作品,也悄然印证着——青年艺术家正以自己的探索,为中国花鸟画续写着既有千年文脉底色,又有时代鲜活气息的当代叙事,让墨韵生宣间的生命力,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书画里的中国
分享到: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