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12:24:26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2025年5月21日,第二十七届全国电影交易会暨影片推介会在厦门市集美区开幕。
2025年5月21日,第二十七届全国电影交易会暨影片推介会在厦门市集美区开幕。作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年度风向标,本届推介会以“精准对接、高效交易”为核心,吸引了600余家院线、影管公司及国际片方代表参与,集中推介超150部国内外新片,涵盖暑期档至2026年核心档期。活动现场,美在途中(厦门)有限公司出品、聚焦儿童心理健康议题的悬疑电影《来访者》引发广泛关注。该公司总经理陈艳荧接受本报专访,畅谈对电影市场的洞察、对行业生态的思考,以及《来访者》冲击金鸡奖的创作初心。
一、厦门推介会:产业生态的“超级入口”与创新试验场
作为中国电影交易的核心平台,本届推介会以“精准对接”为关键词,通过5场集中推介、沉浸式片花放映及AI互动展示,推动优质内容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匹配。活动不仅涵盖《阿凡达3:火与烬》《疯狂动物城2》等国际大片,更力推《窗外是蓝星》《星河入梦》等国产新片,其中13部进口片与17部国产片组成暑期档“王炸阵容”。
陈艳荧表示,厦门推介会的规模与创新模式令人振奋:“过去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深耕’的转型。本届推介会通过数据化工具和精准匹配机制,帮助片方快速锁定目标受众,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她特别提到,中小成本影片的突围需要更多平台支持:“例如《来访者》通过厦门推介会的行业资源对接,已与多家地方院线达成预售合作意向,这为类型化创作提供了市场信心。”
二、行业生态:技术赋能与内容深耕的双向奔赴
在谈及影视行业趋势时,陈艳荧指出两大核心方向:技术革新重塑生产链条与现实题材的价值回归。
1. 技术革新:从虚拟制作到AI辅助创作
她以福建近年推动的“数字影视科技营销平台”为例,强调AI、虚拟制作等技术正在颠覆传统流程。“《来访者》在剧本阶段便采用AI模型分析观众情感曲线,优化悬疑节奏;拍摄中运用虚拟制片技术搭建别墅场景,降低实景成本的同时提升创作自由度。”
2. 现实题材:社会议题与商业价值的平衡
陈艳荧观察到,近年来《我不是药神》《朝云暮雨》等影片通过“在地化叙事”实现票房与口碑双赢。她透露,美在途中正与福建地方政府合作开发“闽南文化IP孵化计划”,将非遗技艺、闽南建筑等元素融入影视创作,同时通过衍生旅游线路实现流量转化。“影视不应只是单向输出,而需与地方经济、文化传承深度绑定。”
三、《来访者》:悬疑外壳下的社会议题突围
作为陈艳荧团队历时三年打磨的匠心之作,《来访者》以一桩雨夜别墅命案为切口,揭开原生家庭创伤与儿童心理健康的沉重命题。影片中,女孩目睹凶案后,幸存医生董某(谢君豪饰)的碎片化记忆逐渐拼凑出真相,而高能反转的剧情背后,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深度探讨。
1. 叙事创新:悬疑与人文的平衡
导演左志国擅长用环境叙事营造压迫感,本片中三层别墅的封闭空间设计、雨夜氛围的视听语言,均服务于角色心理的外化。陈艳荧透露,剧本历经17次修改,特别邀请心理学专家指导台词细节:“我们希望观众在解谜过程中,同步反思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忽视问题。例如,片中反派的行为动机源于童年被遗弃经历,这种设定让悬疑有了社会批判的厚度。”
2. 制作考究:细节中的隐喻系统
影片在道具、场景中埋藏多重符号:反复出现的破碎八音盒象征童年梦想的破灭,董医生办公室的植物标本则隐喻被禁锢的生命力。美术指导团队耗时两个月搭建别墅实景,甚至根据角色心理变化调整灯光色调——从温馨的暖黄到阴冷的青灰,强化戏剧张力。
3. 演员突破:戏骨与新生代的碰撞
谢君豪饰演的董医生兼具冷静与脆弱,其微表情和肢体语言被评价为“教科书级表演”;王紫逸饰演的刑警队长则通过方言台词和肢体动作,塑造出草根英雄的立体形象。陈艳荧特别提到何杜娟的加盟:“她饰演的母亲角色充满复杂性,从最初的隐忍到最终的爆发,层次感极强,与《我不是药神》中的王传君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冲击金鸡奖:中国电影的“厦门时刻”
2025年金鸡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在厦门举办,这为本土电影提供了主场曝光机遇。陈艳荧透露,《来访者》已报名角逐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并计划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定档贺岁档:“我们希望影片在电影节期间进行点映,听取专业评委和观众反馈,进一步打磨成片。”
她认为,厦门作为“电影之城”,其政策支持与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从集美区的影视产业园到金鸡奖永久举办地,厦门正形成从创作到发行的全链条生态。我们期待未来能与本地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新人导演提供项目孵化机会。”
五、行业展望:内容为王与全球化视野
在采访最后,陈艳荧分享了对2025年电影市场的判断:“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愈发迫切,这意味着创作者需在类型化叙事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例如,《奥本海默》通过个人命运折射时代洪流,《封神第一部》用神话重构文化认同,这些成功案例证明,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非对立。”
谈及国际合作,她表示:“我们正与东南亚流媒体平台接洽,计划将《来访者》改编为剧集,通过多线叙事深化主题。同时探索VR、互动电影等新技术形态,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
结语
2025年全国电影厦门推介会不仅是一场交易盛会,更是中国电影人锚定未来的坐标。正如陈艳荧所言:“电影是时代的镜子,而我们既是记录者,也是造梦者。”在《来访者》等作品的探索中,中国电影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叙事新篇章。
从《左耳》里懵懂的小耳朵到《雁回时》中层次分明的庄寒雁,陈都灵用十年时间完成从非科生到实力演员的跨界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