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怪球王”丁松现状:赴德国打球后离婚,现在成了大学教授

2025-09-28 12:47:02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有些人,世界冠军拿过,低谷也趟过,年轻时别人喊他“魔术师”,后来背着包就走了,没人送行也没个响动。丁松,怪球王,这名字打球的都清楚,可现在呢,在大学里教课,在社区里教老

 有些人,世界冠军拿过,低谷也趟过,年轻时别人喊他“魔术师”,后来背着包就走了,没人送行也没个响动。

丁松,怪球王,这名字打球的都清楚,可现在呢,在大学里教课,在社区里教老人怎么发球,动作一个一个地拆,姿势一遍一遍地调,现场听不见吼,只有弯腰和耐心。

这个人,退役十八年,一个广告没接过,综艺节目也没上过,过去的事不提,情怀也不拿出来卖,不争也不抢,外面的人都说他淡出江湖了。

他其实一直都在,就是换了个球台,国家队那张蓝色的走下来,社区楼下那张折叠的接着打。

以前那会儿,乒乓天才多得是,孔令辉刘国梁王涛那一批,拿金牌跟家常便饭一样。

丁松总是在边边角角,人家练快攻,他练削球,人家的球速像机关枪扫射,他的球像催眠曲,旋转多,节奏怪,你明明看得懂,手一碰球就飞了。

蔡振华就把他当个宝藏着,关键时候才放上场去搅局,九五年天津世乒赛,中国队碰上瑞典队,比分咬得特别紧。

第三场,蔡振华一挥手说丁松你上,对面是卡尔松,大高个,发球跟炮弹似的。

丁松上去连着两个21:9,21:12,打得对面心理防线都垮了,一场球下来,“怪球王”的名号就响了,大伙儿都说他打法神了。

可谁心里都明白,这条路子伤别人也伤自己,削球是门手艺活,也是给自己画了个圈。

削球打法的人不少,像他这么玩的真没几个,别人削球是为了稳,他是在稳里藏着一把刀,别人是等着对方失误,他是等着机会一板反抽过去,横板削球,正反胶换着用,转的和不转的混着来。

你看录像分析都很难琢磨出他的套路,可是这种怪路子走不长,你能赢个一回两回,对手天天把你摆那儿研究,三四次下来就被吃透了。

曼彻斯特世乒赛,团体赛他还行,单打碰上萨姆索诺夫直接被个3:0带走,技术没退步,是别人把他那点风格拆得太细了。

怪球一旦被人摸清门道,就容易没路走,27岁那年,他自己也明白差不多到头了,身体顶不住,后面小将一波波往上冲,干脆退役,去了德国开始新生活。

98年,他带着高靖去了德国,一个小镇叫巴特洪内夫,就是欧洲那种小村子,走几步路就到头了,乒乓俱乐部老板,水平不咋地但是舍得花钱,年薪给到百万,税还得交双份。

德国那地方慢,一场比赛能拖一个礼拜,吃个饭能坐三个钟头,文化隔着一层,话也说不利索,亲戚朋友都不在身边,感情再好也经不住这么磨。

2001年,俩人协议分开了,高靖回了国,他一个人留在德国,没人吵也没人闹,就剩下冷和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真的输了,不是球场上的比分,是感情上卡了壳。

那年他就那么沉着没动弹,一年多,不练球也不比赛,后来才慢慢熬过来。

球打不动了就教球,教不了世界冠军,带带孩子总行。

2003年回国,在陕西银河、北京铜牛、上海圣雪绒这些地方转悠,03年还3:2赢了韩国的削球王朱世赫,也算新旧交替了,他心里清楚,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的了。

07年就正式退役了,别的冠军都开公司、上电视,他对这些没兴趣。

2009年干脆去考了上海交大的本科,学的还是人力资源专业,35岁的人了,跟一群二十岁的学生坐一个教室里背书、写论文。

毕业后索性就留校了,当了个副教授,主讲乒乓球,别人教动作,他非得逼着学生去找球感,教材上怎么写他不管,怎么把球玩出一条漂亮的弧线才最重要,带着交大男乒进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团体、单打、混双金牌都给拿回来了。

学生们说,丁老师看着挺温和,可那眼神一扫过来,人就紧张了,这还是国家队那股劲儿,地方换了,身份变了,那股狠劲还在骨子里头。

感情生活归零,又重新开始,离婚后好几年都没动静,后来在上海遇到了现在的老婆,也是个高校老师,懂体育,不黏人,他做什么都支持。

朋友变成了伴侣,没啥大风大浪,就是每天都安安稳稳的。

孩子出生了,他就带着去打球,发球不对了,也不骂也不催,就是一个劲儿地问你再想想,是不是球没听你的话,他教育孩子,用的也是削球那套路,慢,准,点到为止。

世界冠军,在社区里教球,外人看不懂,一个冠军、教授、国家队主力,干嘛要去教老人和孩子。

他说,就是想让乒乓球变成一个平民运动,自己开的俱乐部,收费很低,不搞什么VIP,也不拉赞助,不追流量,老人手没劲了,他就陪着练,汗流下来也没个声响,小孩子球拍握错了,他就蹲下来给纠正,教球对他来说不是为了赚钱,是还个愿。

2024年,电影《中国乒乓》上映,天津那场球被拍了出来,弹幕里一堆人刷怪球王,大家总算又想起来他了,丁松看完电影就说了一句,时代变了,球台上的事没变。

人活一辈子,哪有什么主力替补,就看你站没站稳自己的台子,好多人都说他太安静了。

一个世界冠军不抢话筒,不炒作金牌,也不去蹭国家队的热度。

恰恰就是因为他不抢不吵,才活得更像个人,离婚是刷新,退役是开局,丁松最厉害的不是球打得怪,是他特别会拐弯。

德国的低谷,离婚的难受,时代的淘汰,他一句怨言没有。

调了调球拍,换了个赛道,重新热身,难受的事自己咽了,失败也自己吞了,不吼一声,只是说,那我就重新打一场,丁松,就是这么个人。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
分享到: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