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16:10:35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一个九旬老人,拄着双拐,坐在轮椅上,目光如炬地望着镜头,声音虽弱却带着历史的厚重:“但悲不见九州同。”那一瞬,泪水滑落脸庞,是为一个分裂的国度,为无数在战火中消逝的
一个九旬老人,拄着双拐,坐在轮椅上,目光如炬地望着镜头,声音虽弱却带着历史的厚重:“但悲不见九州同。”
那一瞬,泪水滑落脸庞,是为一个分裂的国度,为无数在战火中消逝的生命。
这位老人就是许倬云,一位从炮火中走出的历史学家。
上个月8月初,许倬云去世了,过完了95年的人生。
在前几天澳门举办的大湾区升明月晚会上,王力宏和单依纯合唱《落叶归根》,大屏幕上出现许倬云生前照的那一幕,台下主持以及艺人们都纷纷泪崩。
一个定居美国多年的华裔历史学家,究竟做了什么,让人们如此怀念?
2025年8月3日美国匹兹堡,许倬云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5岁。
消息传出,学术圈哀声一片,两岸媒体争相报道。
这位生于福建厦门、祖籍江苏无锡的史学泰斗,一生跨越大陆、台湾、美国三地,著述等身,却始终心系故土。
他的葬礼安排得简单而坚定:遗体火化后,骨灰运回无锡,葬在父母坟旁。
那块碑早在他生前就刻好了,“虽明知死后无灵,但宁可相信真有灵”。
无锡的“既翕堂”旧宅,那座能容两百人的大家院落,见证了许家从宋代状元后裔到清代布政使的兴衰,如今又迎来这位游子的归来。
许倬云的父亲许凤藻,是辛亥革命功臣,曾指挥炮艇逼退清军舰队,官至海军少将;
母亲章舜英,高龄产下这对双胞胎时,已是家中第八个孩子。
弟弟许翼云健健康康,他却一出生就手脚弯曲,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终年靠着拐杖行走。
1930年许倬云呱呱坠地时,可没几年抗日烽火就吞没了这个宁静的海岛。
三岁时全家迁往湖北荆州沙市,父亲的海军职务让他们成了“流亡者”。
七岁前他甚至无法坐直,只能瘫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炮火连天。
一次重庆大轰炸,他躲在防空洞里,警报解除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邻居小孩的尸体。
鬼哭狼嚎中,许倬云第一次直面死亡,不是恐惧,而是迷茫:“为什么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没了?”
抗战八年,许家迁徙不断:从沙市到万县,从重庆到无锡。
许倬云没上过正规小学初中,全靠父亲教他《宋名臣奏议》和顾炎武的《日知录》。
父亲许凤藻虽是军人,却文武双全,常背着枪去上班,边走边给儿子讲历史。
许家祖上,宋代有状元许将,清代有布政使许松佶,到太平天国时,26个男丁只剩5个,家道中落却不失风骨。
无锡的“东林书院”就在辅仁中学隔壁,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了许倬云的座右铭。
高中时他和钱钟书、杨绛的家族子弟同窗,读司马迁的《史记》,埋下治史的种子。
班上40多人,全考上清华北大南开这样的顶尖大学,他却因残疾,自嘲“只能靠脑子拼”。
1948年底国共内战白热化,许家携一卷祖宗画像挤上轮船去台湾。
他插班台南二中,台大校长兼中研院史语所长,亲自点他进历史系:“你该读历史,不是外文。”
从此许倬云的学术路铺开,1953年本科毕业,1956年硕士拿下,1957年胡适帮忙,他赴芝加哥大学深造。
1962年32岁的许倬云博士毕业,回台大任教兼中研院研究员。
和朋友自掏腰包办《思与言》杂志,反对思想审查,直怼蒋经国:“秦始皇都管不了思想,你们也管不了。”
1970年去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本打算短期,却因政治压力,成了永久流亡。
从此他在美国扎根,任历史系教授、校聘教授,直至荣休。
退休后,还客座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讲中国上古史、社会经济史。
许倬云的婚姻,也像他的学术,晚熟却稳固。
早年谈恋爱几次失败,不是感情浅,就是家长嫌他残疾。
直到1964年,当上台大历史系主任,他才注意到学生孙曼丽:
曼丽小他12岁,是他的“救星”。婚后她推轮椅、照顾起居,两人携手走过60年。
说到贡献,许倬云是华语史学的“活化石”。
从60年代起,他著述不辍,到2022年,已有中文专著58种、英文6种、合著28种,总212个版本。
“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用考古和社会科学方法,解构上古转型,成为典范。
“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面向大众,讲华夏如何从部落到共同体,经万年不败。
93岁时《经纬华夏》问世,以考古为基,论华夏与世界文明的交融。
他94岁直播《许倬云回答年轻的朋友们》,教“安顿身心”:往里走,不争不抢,读死书之外,多想大问题。
2020年《十三邀》爆红,他谈全球精神危机:“人找不到意义,无所适从。”
2025年6月23日,最后一次公开直播,他说:“94岁了,该做的事不能耽搁。”
7月24日最后一条微博,忆川军台儿庄战役片段。
可一生的光辉下,有道隐痛,那句“遗憾”出自93岁访谈。
主持人问:“毕生最大憾事是什么?”
他沉默8秒,引用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
泪如雨下:“中国两个字,刻在我心里。七八百万兵死阵上,三四千万百姓被杀被炸,忘不掉。”
生于大陆,长于台湾,老于美国,他极端爱中国,却目睹分裂。
1980年中研院院士时,他盼两岸统一;晚年书里,强调“九州同”是大同世界的基础。《礼记·大同》里的理想,他殷殷寄望:“希望经此书,让国人知,天地间应有如此中国。”
这份遗憾,在2025年9月28日的“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被公开怀念。
那晚澳门银河馆星光熠熠,80多位艺人齐聚,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爱”。
他还是歌手王力宏的舅爷,王力宏亲自创作写出了《落叶归根》这首歌。
歌词中写道:远离家乡,不胜唏嘘幻化成秋叶,而我却像落叶归根坠在你心间,几分忧郁几分孤独都心甘情愿。
一开始王力宏就抢拍了,但只是尴尬一笑,却迅速稳住,高音如刀,唱出“穿盘扣的孩子不会迷路”。
大屏幕上,许倬云照片浮现,全场静默,然后掌声雷动。
晚会主持人说,这是对许倬云的集体缅怀——他盼的大湾区,如今连通两岸三地,文化如月,照亮归途。
王力宏事后发文:“舅爷回家了,我们用歌声送他一程。”
9月28日,由谭咏麟、蒋大为、韦唯、罗中旭等一众华语群星演唱的《黄河之歌》公益MV在郑州黄河博物馆举行全球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