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4 12:05:25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在2024年11月的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王骁凭借《三大队》拿下最佳男配角时,台下76岁的王馥荔眼含泪光。镜头扫过这位曾经的“天下第一嫂”,岁月虽在她眼角留下细纹,却难
在2024年11月的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王骁凭借《三大队》拿下最佳男配角时,台下76岁的王馥荔眼含泪光。
镜头扫过这位曾经的“天下第一嫂”,岁月虽在她眼角留下细纹,却难掩那份从容温润的气质。
谁能想到,这位在荧幕上塑造了无数贤妻良母形象的演员,现实中有着一段跨越半世纪的深情,经历过爱人离世的伤痛,最终在儿子的成长中收获了新的慰藉。
王馥荔的艺术天赋,打小就埋在了家庭的土壤里。
她父亲是上世纪40年代有名的京剧票友,只要得空就教6岁的她吊嗓子,后来干脆送她进戏校专攻刀马旦,15岁又改学花旦和青衣。
受经常主持大型晚会的姐姐影响,她慢慢迷上了电影和戏剧,那些电影里的故事,在她心里种下了演艺的种子。
真正让她走上专业道路的,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救场”。
四十多年前,江苏省京剧团要给西哈努克演出《沙家浜》,原定演阿庆嫂的演员突然失声,刚满20岁的王馥荔临危受命。
接到通知时她紧张得躲在被窝里直哆嗦,演出当晚化妆时脑子更是一片空白,连她在文艺界的哥哥得知消息都紧张得两手冰凉。
一登台,她反倒稳住了阵脚,最终赢得了西哈努克的赞赏。
这次演出不仅让她成了剧团的当家花旦,更被电影界的伯乐看中,为日后转型埋下伏笔。
197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金光大道》,在全国选角时一眼相中了王馥荔。
尽管京剧团舍不得放走这位培养多年的人才,但她铁了心要抓住这个机会。
影片里,她把农村妇女吕瑞芳的贤惠善良演得活灵活现,就像街坊邻居家的嫂子一样亲切,“天下第一嫂”的称号也由此传开。
之后的日子里,导演们总爱找她演中年妇女角色,她成了观众心里最靠谱的“嫂子专业户”。
事业起步的同时,爱情也悄然降临。
1973年,八一厂拍《水上游击队》,王馥荔和王群被同时选中。
在南京火车站见面时,王群扛着两袋大米匆匆赶来,模样有些狼狈。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给远在北京的战友母亲捎的,这份实在劲儿让她心里先有了好感。
坐火车时她递橘子过去,王群却头也不抬地拒绝了,这让她暗地嘀咕“这人真怪”。
直到试戏时,王馥荔才对这个“怪人”改观。
她演游击队长,王群演向她报告伤亡情况的队员,连续三遍试拍,王群都眼含热泪,那份投入让她看傻了眼。
后来她主动上前请教,一来二去才发现,王群不是冷淡,是见到漂亮女孩就紧张,加上军人身份让他总端着严肃的架子。
剧组的盛夏格外难熬,王馥荔最爱喝凉粥解暑,可那个年代哪有冰箱。
王群看在眼里,每天熬好粥后,就用脸盆接满八一厂的凉水,把粥盆泡在里面冰镇。
收工回来,化妆台上总摆着一碗裹着棉布的凉粥,入口的凉意混着米香,瞬间驱散了暑气。
这份藏在细节里的温柔,慢慢融化了王馥荔的心。杀青那天,王群红着脸表白,她笑着回应:“我还以为你不喜欢我呢。”
可这份感情很快就遇到了坎儿。
王馥荔的父亲在特殊时期受过冲击,家庭成分成了两人结婚的阻碍,王群是部队文工团的人,按规定不能和“有问题”的家庭联姻。
领导找他谈话,明说娶王馥荔会影响前途,甚至要脱掉军装。
王群没丝毫犹豫,提笔给组织写了保证书:“如果因为妻子家庭的问题要离开部队,是我个人原因,组织不负任何责任。”
这份决绝最终打动了组织,1976年两人办了简单的婚礼。
王群摆上准备好的生活用品,王馥荔带来攒了许久的盘子碗当嫁妆,剧团同事挤在小屋里热闹了一晚。
没有婚纱钻戒,可看着眼前的人,两人都觉得心里踏实极了。
1978年儿子王骁出生后,王馥荔的事业正好迎来高峰,片约排得满满当当。
王群默默做了个决定:自己退一步,支持妻子往前走。
在那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他一边工作一边当起“奶爸”,换尿布、冲奶粉、哄睡觉,这些被认为是“女人活”的事,他做得比谁都细心。
王馥荔去外地拍戏数月,两人就靠书信联系,王群把每封信都翻来覆去读好几遍,那些家长里短的文字在他眼里比什么都珍贵。
后来王群干脆彻底退居幕后当导演,执导了《郝家村的故事》《人与人》等话剧,还帮春晚导过《恩爱夫妻》等小品。
有人问他后悔吗?他总是笑着说:“她快乐,我就快乐。”
夫妻俩一个台前发光,一个幕后支撑,偶尔吵架了就遵守“矛盾不过夜”的规矩,一个声音高了,另一个就立刻闭嘴反思。
就这么磨合着,感情反倒越来越深。
他们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可王骁的成长之路却没按他们的预期走。
4岁时珠江厂选他演小游击队员,王馥荔坚决反对,觉得孩子该以学习为重。
1994年,16岁的王骁被送去国外留学,先在俄罗斯待了两年,后来到加拿大学三维动画,还拿了MBA学位。
夫妻俩以为,这样儿子就能远离演艺圈,找份安稳工作。
可他们没料到,王骁的演员梦早就扎了根。
2005年,26岁的他突然辞职回国,说要当演员。
王馥荔当场就哭了:“读了那么多年书,就为了回来跑龙套?”王群悄悄劝妻子:“让他走自己的路吧,开心最重要。”
最终夫妻俩和儿子签了三年协议:三年内事业没起色,就彻底放弃演戏。
王馥荔还泼了盆冷水:“你长得不帅,体重90公斤,戏路窄得很,而且我和你爸脸皮薄,不会求人,一切只能靠自己。”
王骁咬着牙答应了,硬生生减了40斤,没戏拍的时候就做动画设计糊口,北漂的12年里,村痞、农民、富二代他都演过,从没提过父母的名字。
看着儿子这么拼,王馥荔和王群心软了。
每晚家里都成了临时课堂,夫妻俩给王骁留表演作业,排小品、读诗歌、分析剧本,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
王骁在剧组受了委屈,寒冬腊月被临时叫去跳河,临开机又被撤角色,王群得知后偷偷抹泪,却还是鼓励儿子:“做演员先学做人,熬过去就好了。”
这份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2016年,38岁的王骁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司命星君被观众记住,那张“八卦脸”成了剧中的笑点担当。
之后他又靠《县委大院》《狂飙》等作品站稳脚跟,演什么像什么的“剧抛脸”特质,让观众彻底忘了他是“王馥荔的儿子”。
2024年拿金鸡奖时,他对着镜头哽咽:“是爸妈教会了我什么叫坚持。”
2024年10月5日,王群生日那天早上,还和王馥荔商量晚上的聚餐菜单,中午就突发心血管疾病,抢救无效离世,享年79岁。
如今大半年过去,76岁的王馥荔渐渐找回了生活的节奏。
有人说她看着比同龄人年轻,其实这份年轻无关容颜,是被爱滋养的底气,也是岁月沉淀的从容。
在这个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时代,王馥荔和王群的故事就像一杯慢熬的粥,起初平淡,越品越香。
他为她脱军装,她为他守家庭,他们一起陪儿子追梦,把普通的日子过成了传奇。
如今爱人虽已远去,但儿子的成才、过往的回忆,都是支撑她前行的力量。
愿时光温柔待她,让这位“天下第一嫂”在往后的日子里,总能被温暖环绕,一直幸福下去。
9月28日,由谭咏麟、蒋大为、韦唯、罗中旭等一众华语群星演唱的《黄河之歌》公益MV在郑州黄河博物馆举行全球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