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白百何的无差别伤害,折射中国电影的现状和未来

2025-11-06 14:35:35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奖项揭晓,《巴勒斯坦36号》获得最佳影片,华语电影《春树》荣获最佳导演,白百何最终落选,最佳女演员“下了双黄蛋”颁给了《恒星的另一边》福地

 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奖项揭晓,《巴勒斯坦36号》获得最佳影片,华语电影《春树》荣获最佳导演,白百何最终落选,最佳女演员“下了双黄蛋”颁给了《恒星的另一边》福地桃子和河濑直美。

就如之前猜测的那样,王传君捧杯最佳男演员,而最佳女演员宁可同时颁给两位,也没给闹情绪的白百何。

东京国际电影节画上句号,可围绕白百何的争议仍然持续。

我不认识参与《春树》这个项目的任何一位电影人,也不是替谁说话,只是站在客观立场谈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白百何在持续实施无差别伤害。

这次《春树》在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奖风波,始于白百何11月3日“还能这么操作”六个字。当事人发文、第三方配合,是给争议推波助澜的打法。在白百何朋友圈的“得鱼忘筌”和过河拆桥图片“意外”曝光后,电影节评委之一导演文晏、《春树》导演张律和演员王传君都被推到舆论的枪口前。

毫无根据的爆料是这么写的:

沪圈要求电影节评委之一文晏把最佳男演员奖给王传君,否则日后不投资她电影。一部电影不可能同时获得最佳男女演员奖项,白百何觉得不公平,她自己是大女主,王传君戏份很少,只有不到40分钟。

这条爆料越看越觉得巧妙。东京电影节离国内的网友太远了,大家都够不着、看不清怎么回事儿,想精准戳中敏感点,能让大家嗨起来,就一定要带上某某圈、某某资本,以及女演员遭遇霸凌或潜规则,这些爆料里都有了。

我们还是坚持之前的三个核心观点:

1、爆料中的每一句话都很荒谬,所谓的“沪圈”到底是什么圈?沪圈凭什么遥控文晏?文晏过往的作品,从《嘉年华》到《想飞的女孩》投资都来自北京和她自己,和上海有什么关系?

2、不会将男女演员奖颁给同一部电影就是胡说八道、胡搅蛮缠。东京国际电影节遵循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提供的国际电影节规章,和戛纳、柏林等电影节一样,只要入围主竞赛单元,就自动有资格角逐最佳男女演员等奖项。而且有过获奖先例,第1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西班牙电影《孤独》就同时拿到了两个奖;而《地久天长》则将咏梅和王景春同时送上柏林电影节的颁奖台。

3、王传君遭遇无妄之灾,男女演员不同奖项,王传君和白百何都不在同一“赛道”,不构成竞争关系,却被拉出来架在火上烤,还要和资本、潜规则扯上关系。

得出的结论就是,从评委文晏到演员王传君,白百何在实施无差别伤害。替白百何辩护说“她没有提名字云云”基本是在诡辩,毕竟在这样的时间点,微博和两次更新朋友圈的用意和指向太明显了。退一步说,如果自己语焉不详的文字引来对合作演员的误伤,是不是应该帮王传君发声,可她没有。

第二,白百何的对与错。

白百何和第三方的出招,是观察事件发展和舆论变化之后的伺机而动。

“沪圈”和“文晏内定奖项”的提出,并没有让白百何站在道德制高点,成为操控舆论、碾压对手的决胜方,反而是她和高露的过往又被翻出来了,于是“疑似白百何朋友开撕春树制片人”的热搜应运而生。

现在的微博,每一条热搜都不太可能是靠自然流量推上来,有背后推手的可能性更大。否则连名字都不显示的所谓“朋友”哪来这么大的影响力?

我相信白百何一定是在《春树》《罗目的黄昏》两个项目里受了委屈。所以朋友爆料是她被制片人“吸血”,被制片人当成垫脚石。白百何为两部电影“卖命”换来的是资源不匹配、奖项拿不到,甚至闭幕式都不给参加。

这条爆料,结合白百何曝光的第二条朋友圈,就是事件全貌的最后一块拼图。

颁奖前的操作目的是用舆论施压来最后争取一把,看能否影响评选结果,拿到最佳女演员奖。颁奖结束后调转枪口,再把制片人拉出来批斗,曝光她的不讲道义、过河拆桥。

如果真如朋友爆料所说,那这一part我站白百何,每个人的付出都应该拿到应得的回报,张律的这两部电影都是低成本制作,白百何肯定只要很少的片酬甚至可能不要片酬,奔着拿奖的目的没毛病,拿不拿奖制片方决定不了,但该给的资源总要给吧?

但是,即便白百何占理,她的操作也是错的。

倒不是说白百何就应该吃哑巴亏,而是她没有冷静的评估后果。

纵观这次风波,看似白百何方面先发制人,开始占了上风,但后面很快反转,白百何遭到的反噬也一次比一次狠。

第一波是她和高露的过往被翻出来,又一次被贴上“心胸狭隘”的标签。她和高露的恩怨要追溯到14年前。《家的N次方》据传原本让产后复出的白百何出演薛之荔,结果高露截胡,白百何被安排饰演赵雯。这部剧播出后不但成为爆款,还让高露拿下年度最佳女新人奖。白百何这边则开始搞小动作,发文曝光了高露隐婚生子,导致高露事业急转直下,而白百何没有丝毫愧疚,反而打造自己敢说真话的真性情人设。

第二波是东京电影节落败,所有前期铺垫的造谣和猜测,都被逐一否认。本届电影节评审团主席和评审桂纶镁都解释了奖项归属,女演员竞争比较大,再三权衡之后给了《恒星的另一边》两位女演员;最佳男演员竞争较小,王传君的表演给评审们留下很深印象,就这么简单。

而文晏也直面争议否认指控:不认识白百何,最佳演员主角和配角没有限制、没有“撕奖”这一说,以及自己不知道什么叫沪圈,也没在上海找过投资。

第三波,是《春树》其他主创的表现和白百何的反差。

这次风波,全程没有任何一个人表现出和白百何针锋相对(私下有没有不清楚)。

被误伤的文晏,面对媒体只是耐心的解释电影节规则和奖项评选过程,她没有针对白百何,而是称赞她“在《春树》中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呈现出非常自然动人的状态。”

那个被“白百何好友”圈出来的制片人彭瑾也没有出面回应,我不知道是心虚、愧疚还是不想把问题放大。

被架在火上烤的王传君,也在台上cue了白百何“我觉得是白百何女士和刘丹女士她们高光的表现,照亮了在角落的我。”

真情也好、假意也罢,至少其他人在明面上的表现大方得体,反衬出白百何太沉不住气了。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扔出的回旋镖扎自己身上,是不是错了?

第三,第N次担忧中国电影的未来。

白百何的风波写到这里差不多了。一片、一奖的得失,放在整个电影行业、每年六百部电影里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围绕《春树》这部电影的矛盾、争议、态度,折射出的是当下电影行业的顽疾——

急功近利、路径依赖、迎合观众。

《春树》这部片,和张律导演其他电影一样,没有谁会指望票房。毕竟辛柏青、倪妮、张鲁一的《漫长的告白》才600多万票房。中国电影市场上文艺片没有活路,那它的价值在哪呢?

制片方的立场,这样的电影成本很低风险很小,拿完地方补贴、企业赞助,获奖、上院线、上视频网站等,还能变着花样拿到各种奖励,最终实现盈利;

导演的立场,拍这样的电影就是我擅长的,我这么拍片有工开、有饭吃,艺术创作和赚钱养家两手抓;

演员的立场,拍这样的电影开不了高片酬,但是演起来没那么累、压力没那么大、在组里还有点话语权,当然核心目的是博个国际大奖。

试想一下,如果白百何不是对东京电影节拿奖有执念、不是在意这个项目,而是像潘斌龙、杨皓宇那样拍的片太多甚至自己都会忘记,还会这么生气吗?

当然,还是那个观点,“冲奖”的野心不羞耻,不光我们这样,好莱坞的大导演、大明星也这样,比如PTA的《一战再战》,制片成本不高,小李子半卖半送,为的也是拿奖,但毕竟人家电影拍的好,该有的表达都有。说到底,一切的原罪是急功近利,所有人都把其他考量,凌驾于创作电影这件事之上。

还有路径依赖及讨好观众的“摆烂式创作”。主旋律火了一窝蜂,喜剧卖得好全都来、发现聋哑和病症能抓住观众,仅兰西雅同一年就有两个聋哑角色登上银幕。我们的创作者越来越不敢坚持自己、越来越形成路径依赖、去分析去迎合观众的口味,结果是题材单一、类型重复、审美匮乏,离电影本身越来越远,离情绪表达越来越近。

其实,不管是文晏能走进东京电影节担任评委,还是《春树》《飞行家》入围主竞赛单元,都是为中国电影争光,可喜可贺,这其中有白百何的功劳,也有王传君的贡献。

只希望所有电影人都能宽容、自洽、专注创作,不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己,也能更多的自省去理解他人。对了,当年白百何凭借《失恋33天》拿下百花奖影后时,荣获提名的周迅、李冰冰、徐帆和吴君如都没来。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
分享到:

明星热点

不莱玫跨界携手TES战队,首度亮相王者荣耀嘉年华

10月25日至26日,不莱玫大容量行李箱重磅亮相成都“王者荣耀周年庆嘉年华”,这是品牌继与顶级电竞俱乐部TES(Top Esports)成功推出联名款行李箱后,首次深入电竞核心圈层的线下盛宴。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