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她是倪萍90岁老母亲,母女至今未达成和解:不想看到我妈那张脸

2025-10-17 17:28:39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66岁的倪萍,曾是央视传奇主持人,如今的她掌声、荣誉、财富、家庭都有了。可每当提到自己家中90多岁的老母亲,心口还是像被什么堵住似的,喘不过气。现如今,倪萍一直在坚持给老母

 66岁的倪萍,曾是央视传奇主持人,如今的她掌声、荣誉、财富、家庭都有了。

可每当提到自己家中90多岁的老母亲,心口还是像被什么堵住似的,喘不过气。

现如今,倪萍一直在坚持给老母亲养老,这是她作为子女应尽的职责。

但是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没有和解。

回到家中,老母亲就那双手抚摸她,倪萍不是感动,而是全身起鸡皮疙瘩。

还为了安慰老母亲,说了很多违心的话,次数多了,倪萍就慢慢习惯了和母亲心口不一的相处方式。

童年母亲对她的伤害,多年过去一直没有谅解,那种刻在骨子中的伤害,可能只有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才深有体会。

1959年,她出生在山东威海荣成一个普通渔民家庭。

那时候的中国,还在恢复元气的年代,家家户户都紧巴巴的。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渔民,母亲倪道香则不同,她是当地一家工厂的厂长,管着上千名工人,手腕铁硬,雷厉风行。

父母在她两岁时就离了婚,那年头离婚不算新鲜事,但对小女孩来说,等于天塌了。

父亲走了,母亲带着哥哥和她,勉强维持这个残缺的家。

倪萍原名叫刘萍,小名“萍萍”,但因为母亲工作太忙,她从幼儿园起就被送到姥姥家寄宿。

那是她童年唯一的避风港。

母亲倪道香是个典型的时代产物,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自己也没读过多少书。

她相信,儿子是传宗接代的根,女儿不过是帮衬的。

倪萍六岁时,终于被母亲接回家上学。那一刻,她以为是新生,谁知是场漫长的煎熬。

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她两岁的哥哥是宠儿,她是“多余的”。

因为倪萍小时候是跟着姥姥长大的,所以和自己的母亲就没有什么感情。

妈妈对她就严厉到了,她眼里小倪萍身上没有一点好处。

每天倪萍放了学都不愿意回家,因为回家就是特别冷眼。

别人家母亲都都会接送孩子上学,倪萍就没有经历过这种最简单的幸福。

倪萍洗个手绢,肥皂盒中有一块大块肥皂,还有一块小肥皂,倪萍刚一拿大块肥皂,妈妈斜着眼就看见了。

出口讽刺说道:怎么着,小肥皂不是肥皂啊?

家里买一筐苹果,哥哥去拿永远是好的苹果,倪萍的小手也去拿好苹果,妈妈就说:那个烂的不能吃吗?

吃饭时,倪萍还是不死心的问妈妈,为什么哥哥有鸡蛋我没有?

妈妈瞪她一眼说:“你没吃饱吗?”

这种偏心,不是偶尔一回,而是家常便饭。

母亲的性格像她的工作作风,利落却无情。

她说话直,批评起来像审犯人。

倪萍小时候调皮,摔破了碗,母亲不问缘由,先是一顿训:“你这丫头,笨手笨脚”

哥哥犯错母亲最多叹口气,帮他擦屁股。

倪萍在《日子》一书中写道:“在妈眼里,我从没做过一件对的事。”

她试过讨好母亲,帮着洗碗、扫地,可换来的往往是“做得不够干净”。

渐渐地,她把心封起来,课业成了唯一的出口,老师经常夸她聪明

转眼倪萍在母亲的极度偏心之下,长到了17岁。

那年山东艺术学院招生,她瞒着母亲报名。

面试时,她唱了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录取通知下来,她被录取了。

母亲不敢置信,大声斥责:“学艺术?女孩子家,丢人现眼!”

倪萍咬牙坚持着,因为他知道,这是她离开家的好机会,那种逃离压抑家庭的急切心情,恨不得立马就走。

后来她自己改名“倪萍”,跟着母亲的姓,没有办法,谁让她是自己的母亲呢,关系再不好,血缘关系扯不断地。

和母亲姓,全然是对母亲的一点点安慰,虽然不知道她领不领情。

她强调自己永远都是父母的孩子,没有离开他们。

那是她第一次反抗,也是第一次逃离。

大学里她如鱼得水,拍了第一部电影《山菊花》,拿下小百花奖影后。

24岁就已经是国家二级演员了,外界惊叹她的天赋,她却知道,这背后是多少个夜晚的咬牙坚持。

事业起飞了母亲的态度却一点没变,重男轻女的思想,岂能因为“无用”女儿的“成才”而改变呢?

萍调到青岛歌舞团,当了主演风头正劲。

可母亲来探班,总挑刺,连穿的衣服都要挑挑拣拣才罢休。

哥哥本人,母亲还是逢人就夸:“我儿子稳重,将来有出息。”

倪萍的心,像被反复拉扯的橡皮筋,松了紧,紧了松。

1983年她第一次主持央视春晚,那年她24岁,站在聚光灯下,笑得从容。

感情上倪萍的路更坎坷,初恋是同学李彦,大学毕业结婚,生了个女儿。

可事业心重的她,1989年调入央视,两人两地分居,感情淡了,离婚了。

接着是郭达小品演员,两人热恋,却遭双方母亲反对。

郭达妈嫌倪萍“太野”,她妈嫌郭达“没正经工作”。

分手后她心碎了好一阵,1991年又遇见陈凯歌

两人同居五年,她为他放弃不少机会。

可1996年陈红怀孕,陈凯歌选择了家庭。

从《综艺大观》到13届春晚,她成了“央视一姐”。观

众爱她的亲切,像邻家大姐。可母亲来北京后,依旧强势。

倪萍给她买了大房子,母亲却抱怨太大了。

一次,母亲想跟她挤一张床,倪萍浑身起鸡皮疙瘩,假装睡着。

那种亲近,像隔着层玻璃,看得见,摸不着。

她照顾母亲到90岁高龄,学针灸帮她止痛。

可每次母亲夸哥哥,她的心就隐隐作痛,“妈,你后悔吗?”她问过。

母亲摇头:“我没错。”

前段时间,倪萍接受采访,她讲起童年,声音平静,语气中却带着颤,但更多的是释怀。

一辈子都快过去了,还指望什么呢?

哥哥喝牛奶,我喝涮瓶水。苹果他吃好的,我吃烂的。

她承认自己“毒舌”的一面,也遗传自母亲。

那种直来直去的犀利,在职场帮她成事,在亲情里却成刺。

倪萍的童年经历,给所有父母提个醒:重男轻女的旧账,早晚得还。

如今90对的老母亲,到老了,还不是靠着倪萍来给她养老。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
分享到: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