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11:52:29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10月17日深夜,一场“手撕小三”的戏码在微博猝不及防地上演又落幕。网红张慧贤突然发文,直接点名演员万鹏,用“当小三当惯了”的激烈措辞指控其多次联系
10月17日深夜,一场“手撕小三”的戏码在微博猝不及防地上演又落幕。网红张慧贤突然发文,直接点名演员万鹏,用“当小三当惯了”的激烈措辞指控其多次联系自己男友并称呼“宝宝”,却在未放出任何聊天记录、截图等实锤的情况下火速删博,并开启账号防护模式——这一连串操作,直接把网友看懵了。
万鹏方面迅速反击。10月18日凌晨,其经纪公司壹心壹加壹发布严正声明,直指张慧贤的言论是“不实信息及恶意揣测”,强调已对艺人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并撂下狠话:依法追责,绝不姑息。
18日早晨7点,她发长文道歉,承认整件事是场“乌龙”。原来,所谓“暧昧联系”竟源于“中间人醉酒后的夸张编造”,而她因情绪上头未加核实就冲动开炮,直到通过共同朋友联系上万鹏本人多方核对,才发现自己被“坑”了。道歉文中,她虽对万鹏“造成的伤害及事业损失”表示歉意,却未直接艾特对方。
这场闹剧看似以“误会”收场,却暴露了网红舆论场的任性逻辑:一张嘴能随意点燃一场网暴,一句“没核实”就能轻描淡写揭过。而万鹏作为上升期演员,无端被扣上“小三”帽子,即便澄清后,负面标签仍可能如影随形——毕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更讽刺的是,张慧贤的“情绪冲动”背后,折射出部分公众人物对言论责任的漠视。一边是明星团队依法维权的强硬姿态,一边是网红“情绪上头即正义”的草率言行,这场风波仿佛一面镜子,照见了舆论场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法则。
网友辣评:“下次开麦前,先问问自己:手里有锤吗?脑子清醒吗?”当流量成为双刃剑,或许每个人都该记住:话语不是子弹,但能击穿一个人的人生。
10月12日,广州海心沙广场,天空虽笼着一层阴沉的薄云,但一场热烈的比赛——黑白杯第四届湾区奶茶大赛决赛正在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