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1:00:20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这事儿真没法看下去了。大S走了七个月,按理说人死如灯灭,该放下的早该放下了。可S家和汪家的这场戏,非但没落幕,反而越演越疯。你翻翻最近的热搜,哪一条不是围绕着这两家人打转?
这事儿真没法看下去了。
大S走了七个月,按理说人死如灯灭,该放下的早该放下了。
可S家和汪家的这场戏,非但没落幕,反而越演越疯。
你翻翻最近的热搜,哪一条不是围绕着这两家人打转?
不是S妈又发长文哭女儿,就是具俊晔在墓前摆拍,再不然就是汪小菲被点名喊话——整得跟连续剧似的,一集接一集,没完没了。
最离谱的是,这已经不是悼念,而是赤裸裸的表演。
S妈嘴上说着“思念”,可行动上全是算计。

她真那么疼女儿,当初大S在日本病倒住院的时候,她怎么还能和小女儿在房间里跳舞?
镜头一拍,笑容灿烂,哪有半点母亲该有的样子?
现在倒好,女儿一走,她天天挂网上,动不动就“忆女”“泪目”“心碎”,可每次发完,流量蹭蹭涨,广告接得飞快。
网友早看透了:这不是哀思,这是生意。
她尝到甜头了。
发一次大S,热搜就上一次;上一次热搜,打赏和合作就多一单。
于是她开始变本加厉,把亡女当成流量密码,反复榨取。
正常人失去至亲,躲都来不及,谁愿意一遍遍揭开伤口给人看?

朱媛媛去世后,家里发完讣告就彻底沉默,这才是人之常情。
可S妈反其道而行,越说越起劲,越哭越热闹,连基本的体面都不要了。
更别提她对两个女婿的态度。
大S一走,摇钱树断了,她立马把目标转向汪小菲和具俊晔。
一个前女婿,一个现任女婿,她谁都想榨出点油水来。
可汪小菲不是傻子。
他早看明白了——S妈要的不是和解,是钱。

那套信义豪宅,每个月房贷几十万,S妈根本还不起。
她想卖房,必须两个女婿签字。
汪小菲清楚得很,这房子跟他没关系,他一分没出,也不打算替S家兜底。
所以任S妈怎么喊话、怎么示弱、怎么打感情牌,他一律不回应。
不是冷漠,是清醒。
他确实对大S有过愧疚。
离婚闹得那么难看,网上互相揭短,连孩子抚养费都扯上法庭。
可大S一走,他反而放下了。

他公开请求媒体“多说大S好话”,这是真心的。
他不想再纠缠过去,更不想让孩子活在父母的恩怨里。
现在他有了新家庭,生活重新开始,自然要和S家那些烂事划清界限。
S妈想拉他下水?门都没有。
可具俊晔就不一样了。
这个光头欧巴,一开始装得多深情啊。
大S刚走那会儿,他说遗产一分不要,全给S妈。

这话听着多体面,多大度。
可转头呢?
他三天两头往墓地跑,七夕节骑着摩托车去献花,带大S生前最爱吃的点心,摆两人合照,还让网友“偶遇”拍照。
巧的是,那位“偶遇”的网友,刚好站在他背后,把平板上的画面拍得清清楚楚——大太阳底下,他盯着屏幕看,眼睛都不眯一下。
你说这不是摆拍,谁信?
他努力维持“深情人设”,可细节处处露馅。
他嘴上说不想再沾S家的事,可一转身就和S妈联手告张兰。
这操作就很微妙了。

张兰是谁?汪小菲他妈。
当初大S在世时,就因为张兰在直播间模仿她和具俊晔,闹过官司。
现在大S不在了,案子按理该停了,可具俊晔主动接手,还委托律师发严正声明,说要维护大S名誉。
问题是,他有这个资格吗?
法律上,他是配偶,确实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有权继续诉讼。
可S妈呢?她只是母亲,没资格单独提告。
但她聪明啊,她知道具俊晔需要人设,而她需要钱。

两人一拍即合。
她推他上台,他替她冲锋。
他当“工具人”,她当幕后操盘手。
表面是为亡妻讨公道,实际是借官司造势、引流、施压汪家。
六号那天,大S生前的代理律师邓高静突然发声明,说有人造谣大S生前和具俊晔有染,还伪造DNA检测结果。
这谣言确实恶劣,告得没错。
可为什么偏偏这时候发?
为什么偏偏把张兰也扯进来?

张兰在直播间说过什么,有没有侵权,自有法律判断。
但把一个已经去世的人卷进这种真假难辨的绯闻里,本身就是二次伤害。
具俊晔选择在这个节点出手,不是偶然。
他需要热度维持存在感,S妈需要话题推动房产处置。
两人联手,看似为大S正名,实则各取所需。
最讽刺的是,大S生前留过话:希望两家放下恩怨,让孩子跟着汪小菲好好生活。
可她尸骨未寒,母亲和丈夫就联手把战火重新点燃。

她想保护的孩子,反而被推到了舆论风暴中心。
汪小菲当然烦。
他试过包容,试过沉默,试过体面退场。
可S妈不让他走,具俊晔也不让他安生。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彻底切断联系。
不回应、不评论、不参与。
他知道,只要他一开口,就会被解读成“心虚”“后悔”“还想复合”。

所以他闭嘴。
这不是冷漠,是自保。
可网友不这么看。
有人骂他无情,说他连前妻葬礼都不露面;也有人夸他清醒,说他终于不再当冤大头。
其实哪有那么多情绪?
他只是个普通人,经历了婚姻破裂、舆论围攻、亲人离世,现在只想安静过日子。
他努力重建生活,却被S家一次次拖回泥潭。
他不回应,是因为他知道,任何回应都会被扭曲成新的素材,供S妈和具俊晔继续炒作。

这场闹剧里,最惨的是两个孩子。
他们失去了妈妈,却还要眼睁睁看着大人们用妈妈的名字打官司、抢流量、争房产。
没人问他们想要什么。
S妈说是为了孩子好,可她的每一次发声,都在把孩子推向风口浪尖。
具俊晔说是为了守护大S的名誉,可他的每一次“深情”表演,都在消费孩子的伤痛。
汪小菲想保护他们,可连见一面都难——S家控制着探视权,动不动就拿孩子当筹码。
这已经不是家庭纠纷,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

S妈深谙流量逻辑,知道怎么用眼泪换关注,用悲情换同情。
具俊晔则擅长人设运营,用“痴情丈夫”形象收割好感。
两人配合默契,一个前台哭诉,一个后台发力,把大S的死亡变成一场持续变现的生意。
可他们忘了,大S不是符号,不是IP,不是可以随意调用的素材。
她是个活生生的人,有尊严,有隐私,有不愿被公开的软弱和不堪。
她走了,不代表她的名字就可以被随意使用。
她留下的遗愿,是和平,是安宁,是让孩子远离纷争。
可现实呢?

她的名字天天挂在热搜上,她的私生活被反复剖析,她的死亡成了别人上位的垫脚石。
具俊晔真的爱她吗?
或许爱过。
但现在的“爱”,掺了太多杂质。
他努力表现深情,可动作太刻意,眼神太表演。
他可以在墓前站一整天,却未必记得她最讨厌什么花。
他能背出她爱吃的点心,却可能从未真正理解她的焦虑和不安。

这种爱,更像是对“爱情”这个概念的模仿,而不是对一个人的珍惜。
S妈更不用说。
她对大S的感情,早就被利益腐蚀得面目全非。
她不是在悼念女儿,是在经营一个IP。
她计算每一次发文的阅读量,评估每一条热搜的商业价值,盘算每一场官司能带来多少谈判筹码。
她的眼泪,是策略;她的愤怒,是剧本;她的思念,是KPI。
而汪小菲,成了这场戏里唯一试图退出的人。
他不争、不吵、不解释。

他默默处理善后,支付该付的费用,履行该尽的责任,然后转身离开。
他不再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也不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
这种沉默,反而成了最有力的反抗。
可现实是,你不参与,别人照样拿你当角色用。
S妈需要他当“负心汉”来衬托自己的“可怜”,具俊晔需要他当“前夫哥”来凸显自己的“专一”。
他们联手把他钉在反派的位置上,哪怕他什么都没做。
这不公平,但这就是流量时代的规则。

只要你有名,哪怕死了,也能被反复利用;只要你有钱,哪怕沉默,也会被当成猎物。
大S的悲剧,不只是早逝,更是死后仍不得安宁。
她的名字,成了别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她的死亡,成了别人博取关注的跳板。
没人问过她愿不愿意。
没人问过孩子能不能承受。
没人真正在乎真相是什么。
大家只在乎故事够不够劲爆,眼泪够不够真实,冲突够不够激烈。

S妈知道这点,所以她哭得越来越大声;具俊晔也知道这点,所以他演得越来越投入。
他们不是在纪念大S,是在消费大S。
而汪小菲,唯一想让大S安息的人,反而被骂得最狠。
因为他不配合演出,不提供素材,不制造话题。
他选择了最不“戏剧性”的方式——沉默。
可在这个时代,沉默就是原罪。
你说可笑不可笑?
大S活着的时候,被婚姻、舆论、健康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死了之后,还要被亲人拿来当筹码,被丈夫拿来当人设,被前夫拿来当靶子。

她想要的平静,一样都没得到。
S妈还在发长文,具俊晔还在跑墓地,汪小菲还在被点名。
这场戏,不知道还要演多久。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还有流量,只要还有钱可赚,S妈就不会停。
具俊晔也不会停。
他们会继续用大S的名字,讲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直到观众厌倦,直到利益耗尽。
而大S,只能躺在那里,任人摆布。

她连选择被遗忘的权利都没有。
这根本不是悼念,这是凌迟。
是用千万双眼睛、无数条评论、永不停歇的热搜,一遍遍割她的尊严。
S妈说她想女儿,可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把女儿推得更远。
具俊晔说他爱妻子,可他的每一次“深情”,都在把她变成商品。
汪小菲什么都没说,但他可能是唯一真正希望她安息的人。
可惜,没人听他的。
也没人在乎。

现在网上还在传,说S妈准备卖房,但卡在签字环节。
汪小菲不签,具俊晔犹豫。
S妈急了,开始放话,说汪小菲“忘恩负义”“不顾孩子死活”。
可事实呢?
那房子本来就是大S和汪小菲婚姻期间买的,离婚时怎么分割的,协议写得清清楚楚。
汪小菲早就不拥有产权,凭什么要他签字?
他签了,等于承认自己还有责任,等于把自己重新绑回S家的战车。

他不签,是守规矩,不是无情。
可规矩在流量面前,一文不值。
S妈要的是结果,不是道理。
她不在乎法律怎么规定,只在乎钱能不能到账。
她甚至可能根本没仔细看过离婚协议,只知道“汪小菲有钱”“房子值钱”“他应该负责”。
这种逻辑,荒谬,但有效——因为总有人信。
具俊晔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他如果帮S妈逼汪小菲,就坐实了“工具人”身份;如果拒绝,又怕人设崩塌。

所以他选择折中:公开说“尊重法律”,私下可能还在沟通。
但他越谨慎,越显得心虚。
网友已经开始质疑:你不是说遗产不要吗?怎么现在又掺和房产的事?
他没法回答。
因为他的立场,从来就不是纯粹的。
这场闹剧里,没有赢家。
S妈透支亲情,具俊晔透支信用,汪小菲透支耐心,孩子透支童年。

唯一“赢”的,是那些靠吃人血馒头的自媒体——他们天天写“独家爆料”,编“内部消息”,把一家人的痛苦当成流量密码。
大S如果知道,会怎么想?
她生前那么在意形象,那么害怕被误解,那么努力维持体面。
可死后,她的名字被挂在最不堪的标题里,她的私生活被扒得底朝天,她的死亡成了别人上热搜的工具。
她努力了一辈子,最后连死后安宁都保不住。
这比死亡本身更残忍。
S妈还在哭,具俊晔还在演,汪小菲还在沉默。
故事还在继续,热搜还在更新,流量还在涌动。
没人按下暂停键,因为暂停就意味着失去关注,失去关注就意味着失去钱。
所以他们只能继续。
继续消费大S,继续制造冲突,继续把一场本该私密的哀悼,变成全民围观的闹剧。
而我们这些看客,一边骂他们恶心,一边点开每一条热搜。
我们也是共谋。
只是没人愿意承认罢了。

2025年9月,记者在加拿大一超市内,偶遇身着袈裟、脚穿布鞋的僧人,为香港前TVB艺人何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