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7:36:32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在韩国,网络主播(直播网红)早已不只是一个互联网现象,而是一种新的职业最近,一位名叫“果汁世妍”的25岁韩国网红,再次让网友感叹“打赏的力量”。据韩媒报
在韩国,网络主播(直播网红)早已不只是一个互联网现象,而是一种新的职业
最近,一位名叫“果汁世妍”的25岁韩国网红,再次让网友感叹“打赏的力量”。

据韩媒报道,果汁世妍在自己生日当天,通过24小时直播收到了50万个“星星气球”,这是韩国一个直播平台上的虚拟礼物。
按每个气球100韩元计算,这意味着她轻松就进账约5000万韩元(约25万元人民币)。

就在不久前,果汁世妍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出庆生的照片,配文写道:“谢谢所有让我的24小时都幸福的人,也感谢一直陪在我身边的粉丝们!”
从公开画面中可见,她身着甜美服装,对着镜头微笑互动,屏幕上虚拟气球不断飘起。
她甚至在文字里调侃地写道:“50万个,小可爱们,谢谢你们~”

这场“庆生直播”,成了现实版的“造钱秀”。按平台分成比例计算,扣除抽成与3.3%的所得税后,果汁世妍当天实得收入约为3300万~3800万韩元(约18万-20万元人民币)。
而这还只是她一个普通的生日直播。

事实上,这并非果汁世妍第一次引发热议。她此前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坦言,自己曾在一天内赚过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而最高月收入一度突破4亿韩元(约200万元人民币)。
虽然她也补充说,“那样的收入并不是常态,要有非常庞大的粉丝群体才有可能做到”,但这番话依然让许多人震惊。
毕竟,韩国一名普通上班族的月薪平均仅约300万-400万韩元左右(约1.5万-2万元人民币),而她一个月的收入就相当于别人几十年的工资。

果汁世妍的“生日暴富”在韩网上迅速登上热搜,也再次引发公众对“打赏文化”的讨论,有人羡慕也有人质疑。
舆论普遍认为,平台的打赏系统虽然带动了内容创作生态,但同时也助长了“打赏成瘾”和“情感消费”的问题。尤其是部分粉丝为了博取主播关注,动辄在一场直播中花费上百万甚至千万韩元。
有人表示,这种打赏并非单纯购买内容,而是在购买“被关注”、“被感谢”的心理满足。

不过,外界看似“轻松赚钱”的网络主播,其实也面临巨大压力。果汁世妍曾坦言,自己一度因为连续直播、熬夜互动而出现焦虑与失眠症状。
此外,平台抽成比例高,加上税费和投入的成本,实际到手金额往往不到粉丝打赏总额的一半。
“大家只看到我直播时笑的样子,却没看到我下播后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果汁世妍曾在采访中这样说。

果汁世妍的爆红,再次揭示了韩国年轻世代的价值观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追求传统职业,而是希望通过网络成就“自己的品牌”。
数据显示,韩国20岁至30岁青年中,有超过30%的人表示“想当网红或者主播”,其中女性比例超过60%。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这种“成名梦”也存在泡沫。媒体曾多次曝光,一些小主播月收入不足30万韩元(约1500元人民币),远低于最低工资线。
直播经济是“金字塔顶端”的盛宴,也是底层博弈的缩影。

从“一场直播赚20万”到“最高月入200万”,果汁世妍的故事确实令人惊叹。她用甜美外表和强大互动力,抓住了粉丝,也抓住了流量时代的红利。
但当直播的喧嚣散去,留下的或许是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人人都能成为主角的时代,我们究竟在为谁鼓掌、又在为谁买单?

2025年9月,记者在加拿大一超市内,偶遇身着袈裟、脚穿布鞋的僧人,为香港前TVB艺人何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