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20:23:16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11月11日晚,厦门金鸡奖开幕式的舞台上,24岁的陈飞宇身着笔挺西装,接过了主持话筒。身份牌上“推介人+开幕主持”的标注格外醒目,这是金鸡奖首次让非专业主持人独挑大
11月11日晚,厦门金鸡奖开幕式的舞台上,24岁的陈飞宇身着笔挺西装,接过了主持话筒。
身份牌上“推介人+开幕主持”的标注格外醒目,这是金鸡奖首次让非专业主持人独挑大梁,而他的出现,让这场星光略显黯淡的开幕仪式多了重特殊的关注焦点。

当央视电影频道的直播镜头对准他时,官媒发文中“主持人陈飞宇”的称呼,比以往单纯的“演员陈飞宇”多了三字,却在无形中印证了他多年前的那句愿望。
陈飞宇的起点,是无数艺人望尘莫及的高度。
父亲陈凯歌凭借《霸王别姬》等经典作品稳居导演界第一梯队,母亲陈红也曾是荧幕上的知名演员,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他从踏入娱乐圈的那一刻起,就自带“电影世家”的光环。

但这份光环从未只带来赞誉,更多时候,它像一道无形的枷锁,让“资源咖”的标签如影随形。
作为毫无表演经验的新人,陈飞宇出道即担纲《秘果》男主角,随后又与迪丽热巴、张婧仪等一线女星搭档,资源密集度远超同期艺人。
为了帮他拓宽电影之路,陈凯歌让他在《妖猫传》中以“导演助理”的身份熟悉片场运作,后来又在主旋律大片《志愿军》系列中为他安排重要角色。

这些旁人难以企及的机会,却让他陷入了舆论争议——观众习惯性将他的资源与父亲的人脉绑定,忽略了他在片场的付出。
星二代的身份,让他的每一步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早期出席活动时,他的穿搭、言行会被过度解读;作品播出后,演技评价往往先被“陈凯歌之子”的标签过滤,好评被归为“拼爹”,差评则被无限放大。

陈飞宇的星途从未平顺,几次风波险些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
2023年2月,狗仔曝光的一组亲密合照,将他推向舆论漩涡的中心。
照片中他与一位曾是自己“站姐”的网红举止亲密,而该网红疑似已婚的消息,让他瞬间被贴上“男小三”的标签。


尽管工作室迅速澄清双方交往时均为单身,但他此前塑造的单纯形象已遭受重创,口碑直线下滑。
好不容易凭借2025年播出的《献鱼》挽回部分观众缘,剧中他的演技进步得到认可,却又在剧宣期间陷入新的争议。
与女主角王影璐的“婚闹式剧宣”引发了网友的普遍反感。

即便这种宣传方式并非他能完全主导,但作为公众人物,他还是成了舆论宣泄的出口,路人缘再次岌岌可危。
接二连三的争议让他意识到,星二代的身份无法成为保护伞。
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口碑的建立需要长期积累,而崩塌可能只在一瞬间。

这些经历也让他逐渐收敛锋芒,减少了不必要的曝光,转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作品打磨中。
他开始在片场花更多时间研究剧本,主动向合作的前辈请教,试图用实力打破外界的偏见
当金鸡奖公布开幕主持人名单,陈飞宇的名字出现在其中时,外界的质疑声再次响起。

不少人认为,他能获得这个机会,依然是沾了父亲的光,甚至有网友直言“这是给陈凯歌的特殊待遇”。
毕竟,金鸡奖作为国内电影界的重要奖项,开幕式主持人历来由专业人士或资深艺人担任,让一位非专业的年轻演员跨界主持,确实显得格外破格。
直播当天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部分人的担忧。镜头下的陈飞宇略显紧张,自我介绍时忘了问好,中段频繁偷看台本,紧张到抿嘴的动作被网友调侃“比滚屏提词器还快”,弹幕里满是“像期末汇报”“台下坐着他爸压力山大”的吐槽。

4K直播的高清镜头毫不留情,每一个小瑕疵都被无限放大,开幕式结束后,央视收视峰值仅1.1%,比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这份数据也让他承受了更多非议。
开幕式结束后,团队发布的后台花絮揭开了真相:为了做好主持工作,他在后台对着空场练习到深夜两点,台本的边角被荧光笔密密麻麻标记了重点,每一个流程、每一句台词都反复打磨。

直播中,当宋茜因裙摆太长不便整理时,他主动弯腰帮忙,绅士举动也被细心的观众捕捉到。
更重要的是,他在整场仪式中始终保持着沉稳的仪态,即便有小失误也未慌乱,顺利完成了所有主持环节。
而央媒在报道中特意加上的“主持人”三字,成为了这场逆袭中最关键的信号。

作为官方媒体,央视电影频道的称呼变化,意味着对他跨界尝试的认可,更意味着对他过往争议的间接翻篇。
多年前,陈飞宇在颁奖典礼上曾公开表示,希望未来别人介绍陈凯歌时,会说“这是陈飞宇的爸爸”。
这句话在当时被不少人当作年少轻狂的戏言,毕竟在陈凯歌的巨大光环下,星二代想实现“反向标签”难度极大。

但这些年,他一直在用行动朝着这个目标靠近。
陈凯歌深知娱乐圈的残酷,也从未想过用自己的人脉让儿子走捷径。
他给了陈飞宇进入行业的敲门砖,却让他从小角色和基础工作做起。

在《妖猫传》的片场,陈飞宇不仅是“导演助理”,更是从搬道具、记场记等琐碎工作做起,全面了解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
这种严格的培养方式,让他比同期艺人更懂片场规则,也更珍惜每一个表演机会。 从《秘果》中的青涩新人,到《献鱼》中被认可的演技派,再到金鸡奖舞台上的跨界主持人,陈飞宇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他没有回避星二代的身份,而是坦然接受这份与生俱来的标签,并用持续的努力一点点改写标签的内涵。
他知道,父亲的光环只能带来一时的关注,只有自身的实力才能赢得长久的认可。
如今,央媒“主持人”的三字称呼,正是对他这份努力的最好回馈。

这不仅是对他跨界尝试的肯定,更是对他从“陈凯歌之子”到“独立艺人陈飞宇”的身份蜕变的认可。
虽然距离“陈飞宇的爸爸”这个终极愿望还有距离,但他已经用行动证明,自己并非依附大树的藤蔓,而是能独自挺立的小树。


娱乐圈从不缺星二代,却少有能打破偏见、走出自己道路的人。
未来,当人们提起陈飞宇时,或许会先想到“演员”“主持人”这些身份,而“陈凯歌之子”将成为他众多标签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香港.2025年11月13日】圣诞钟声渐近,由即日起至2026年1月5日止,默林娱乐集团旗下的香港乐高®探索中心今年再次化身为梦幻“圣诞乐高®缤纷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