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09:37:33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杨幂的新剧《生万物》,再度带动了其转型话题的讨论。首播酷云实时收视峰值2.68%、均值1.99%实现登顶;网络端首日站内热度破7000、次日破9000。后续表现还有待观察,但目前来看
杨幂的新剧《生万物》,再度带动了其转型话题的讨论。
首播酷云实时收视峰值2.68%、均值1.99%实现登顶;网络端首日站内热度破7000、次日破9000。后续表现还有待观察,但目前来看得益于全剧整体的制作品质,这堪称是近两年杨幂最接近“转型成功”的一次。
如此转型之难,也是“85花”群体的一个缩影。而她们的来时路,或许也会是更多流量明星的“下半场”。
何去何从,不妨一起从前辈身上找找答案。
来时路与眼前路
在《生万物》里,杨幂遇到了相对更适配自己的角色。
正如一些评论指出的那样,这部改编自赵德发茅奖入围小说《缱绻与决绝》、讲述民国时期沂蒙山区农民生活的剧集,会让人想起很多经典年代剧的质感;宁绣绣也并非流行的强势大女主,而接近彼时较为常见的、外柔内刚的“地母”式女主。
相较于去年杨幂尝试“转型”的大女主赛道,无论从个人气质还是表演储备,宁绣绣会更接近杨幂的表演舒适圈。
这不意味着她没有“突破”。至少以目前的表现来看,从土匪窝里不甘的眼神,到得知父亲保地而不要人时候的绝望,杨幂不算是该剧中最惊艳的部分,至少算是达到了正剧的表演要求。
杨幂为这一角色进行了增重,且开篇她的人设是一家富户的女儿,但妆容偏白、五官偏精致,一些戏份的情绪也略显收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物刻画。
加上整部剧会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宁绣绣的角色也会经历从农妇到革命者的再变化,杨幂能否成功诠释这背后的人物变化和细节,还需继续关注。
类似的角色难度和自我进阶需求,是摆在“85花”转型路上的共性挑战。
率先给出答案的当属赵丽颖,从2022年的《风吹半夏》到2024年的电影《第二十条》,逐渐让观众看到了她的表演能力,更凭借后者拿下百花奖最佳女配;加上《与凤行》的出圈,可以说是实现了自我转型。
唐嫣则为了转型在《繁花》剧组“死磕”三年,终于靠着“汪小姐”拿出了一个让人信服的角色,也让人看到了她的改变。
但这种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如制片人马赫所说:“客观地说,在流量时代走过来的流量演员,曾经的很多职业习惯都是扣分项,要去承担一些承重的角色,必然会面对市场的很多审视。”
“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线和定位,是进入职业后半程的关键胜负手。”
杨幂在去年尝试的路线,大多是一些气势凌厉的大女主,但无论从她个人的演绎能力还是观众感知,都没能达到这些角色的预期。直到《酱园弄·悬案》,才等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角色王许梅,开始获得演技认可。
“现实题材正剧使用流量演员,是兼具收益与风险的,那么在挑选相关演员的时候,适配性就是考虑的第一因素,”导演月影参与过一些新正剧制作,也面对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演员的形象状态接近角色,且有强烈的愿望演绎这个角色,会给我们尝试的信心。”
当然,这种转型也需要强力导演的坐镇,以及演员个人通过邀请表演老师等方式,更好地实现这种自我进阶的确定性。
“曾经的辉煌是来时路,而要走好眼前路,必须有重新出发的勇气和意志力。”马赫表示,“或者说,她们基本都需要重新开始作为演员的试炼,按照更专业的标准进入角色、雕琢细节,这对于曾经功成名就的演员们来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退回去演古偶,是更容易的选择;但或许这条更难的路,才能打开属于她们的未来。”
“流量+内容”
伴随着行业在2022年前后进入内容升级的红利期,曾经有多位“85花”发布过自己的古偶计划,包括杨幂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赵丽颖的《与凤行》,刘诗诗的《一念关山》《掌心》《淮水竹亭》,唐嫣的《念无双》等等。
但从播出效果来看,其中有不少作品都出现了口碑争议,甚至数据也不及预期。
平台制片人Constance表示:“这些剧集大部分都还属于传统偶像剧的甜宠赛道,但当下的观众对这一题材,很早就有了更换年轻主演、停止‘换乘恋爱’的需求,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有些落后于时代的。”
其中较为成功的爆款剧《与凤行》,主要得益于沈璃这一角色充分的独立性,且完成了和赵丽颖本人的适配;但即使如此,也有类似“中年古偶”“嗑不动”的一些吐槽。
这其实也反映出,当下“85花”更合适的发展路线。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85花”并非没有优势。相较于更晚一些成长起来的艺人代际,她们有着当下已经较为稀缺的国民度。
刘亦菲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超高的国民度和个人影响力,让其作品《梦华录》《去有风的地方》《玫瑰的故事》等有着极高的爆款率。
而杨幂、唐嫣、刘诗诗、赵丽颖等,则都是在流量时代成长起来的、所谓初代流量明星。
相较于后来的流量艺人,她们赶上了电视时代最后一波红利,也吃到了网剧时代的第一波红利,《仙剑奇侠传3》《宫锁心玉》《陆贞传奇》等剧更曾是寒暑假刷屏的热剧,树立起其在流量基本盘之外的更大影响力。
在长视频行业用户增长见顶之后,其对所谓流量基本盘之外路人观众的号召力,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这也是“85花”依然能够获得平台青睐的原因。
马赫认为,“85花”群体其实给行业带来了一种“流量+内容”的想象力,“无论是岁月沉淀的形象,还是可能突破平台流量池的国民度,她们在具有流量之外,也有着某种内容上的可能性,就是能够承担流量类剧集之外,以流量为正剧、悬疑剧等强内容赋能。”
但正如前文所言,这种回归应该更多是以作为演员,而不只是流量明星的定位。如果脱离了这种内容上的可能性,“85花”反而会经历市场更严苛的审视。这也是期间的许多作品,反而会经历更多争议的原因所在。
“对于平台侧来说,由‘85花’出演正剧、悬疑剧,是当下最符合行业需求的路线。”马赫表示,“开启作为演员的下半程,也是最适宜她们职业规划。”
除了杨幂和赵丽颖,唐嫣在靠《繁花》获得关注之后,接下的第一部一番剧是根据亦舒小说改编的《独身女人》,并特别出演了李路执导的犯罪悬疑剧《人之初》。
“85花”们该怎么走,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楚了。
流量明星的“下半场”
事实上,不只是对于“85花”,许多90代际的小生、小花,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转型规划。
这与当下市场的要求是分不开的,Constance指出:“过去这两年,市场对行业选角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足,一方面是重复的面孔太多,而他们演绎的角色普遍都很像,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疲劳;另一方面,片面追求数据也导致部分选角的适配度不高,进一步造成了争议。”
相较于“85花”,更年轻的流量明星们,面对的挑战或许更为复杂。
“流量明星和专业演员,是两个有交集、但基本并不相同的两个行业。”马赫认为,“趁着自己还有流量的时候,以流量赋能内容,这是流量艺人转型为演员最可靠、最便捷的一条路。”
其中面向现实题材的转型,是比较容易体现个人进步、也更能体现价值的。
从行业环境来看,在现实题材内容上的发力,也是近几年平台侧在偶像剧之外尝试新类型,回归多圈层受众的关键方向,会有更多优秀资源释放。
这成为许多年轻演员尝试的方向,此前的作品包括白鹿的《北上》,范丞丞、关晓彤、王安宇等的《小巷人家》等;后续还有杨紫出演的《生命树》、任嘉伦的《风与潮》等。
但题材只是一道门槛。杨幂早在2018年就出演过纪实电影《宝贝儿》,但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真正要获得观众的认可,作为演员的重新出发才是必要条件。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唐嫣此前深耕《繁花》的三年,就有不少粉丝对她缺乏曝光的疑虑和担忧,并对其团队的能力提出质疑;而越是如此,越需要艺人和团队拿出长期主义的眼光和定力。
“不客气地说,我觉得这算是一种‘还债’。”月影认为,“在流量经济的浪潮下吃到的红利,反过来会成为一种对演员身份的消耗;而想要从流量型作品的数据赌博中跳出来,寻求更长期的职业生涯,这一定是需要破而后立的勇气的。”
这条已经留下“85花”汗水的道路,正等待着后来者。
而市场分得清耕耘者与赌徒,尊重作品、尊重观众的好演员,永远不会嫌多。
当明星、达人勇闯水上赛道,会产生多少名场面和快乐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