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16:07:31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日前,备受瞩目的荆州花鼓戏戏曲电影《河西村的故事》在广州豆园DOC.PARK举行了路演活动,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热情参与。
日前,备受瞩目的荆州花鼓戏戏曲电影《河西村的故事》在广州豆园DOC.PARK举行了路演活动,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热情参与。作为2023年湖北省电影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2024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重点电影项目,这部由华语系影视传媒机构、湖北省荆州花鼓戏剧院联合出品的影片,以独特的艺术表达让岭南观众深切感受到荆楚文化与电影艺术碰撞的火花。
(《河西村的故事》海报)
荆州花鼓戏作为扎根江汉平原两百余年的传统戏剧,2006年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明快活泼的唱腔、朴实生动的表演,凝结着江汉地区民间歌舞与说唱艺术的精髓,是展现乡土生活与百姓情感的重要载体。《河西村的故事》突破性地将这一非遗剧种融入现代电影创作,让传统艺术在银幕上焕发新生。
(《河西村的故事》剧照)
影片以全国“虾稻共作第一村”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为原型,以小龙虾产业发展为叙事脉络,在展现河西村从贫困乡村蜕变为富饶新农村的同时,细腻铺陈了村里两个家庭、两代人跨越数十年的命运交织。通过戏曲的抒情性与电影的叙事性结合,既呈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又刻画了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的情感变迁。
(路演现场影片导演苗炜基分享创作故事)
影片总导演苗炜基在路演现场分享了影片创作背后的诸多故事。他提到,为了能将荆州花鼓戏与电影艺术完美融合,整个创作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拍摄过程中对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唱腔的精雕细琢,都旨在真实且生动地展现出故事中的乡村变迁与人物情感,希望借助电影更广泛的传播力,让荆州花鼓戏这一非遗文化被更多人知晓,同时也能通过这种新颖的形式,为乡村振兴故事的讲述开拓新的路径。
现场有影迷好奇“戏曲电影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苗炜基回应:我们在保留花鼓戏核心唱腔的同时,用电影的特写镜头捕捉演员的微表情,让岭南观众即使初次接触这一剧种,也能通过画面读懂角色情感。”
(路演现场)
路演现场,观众们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世界中久久不能自拔。不少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以独特的戏曲电影形式,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荆州花鼓戏,但影片中那种对乡土的眷恋、对亲情的刻画极具感染力。这种以电影为桥的文化交流太有意义了,让他们看到了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魅力与可能性,以后会更加关注这类作品。
随着路演活动的持续推进,《河西村的故事》正以独特的魅力跨越地域界限,让荆州花鼓戏这一荆楚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为戏曲电影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熟悉的锣鼓、唢呐、笛子的合奏响起时,翘首以盼的戏迷们瞬间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