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欢迎来南方娱乐网-有趣有料雅俗共赏!

邓稼先2个子女现状:女儿定居美国从医,儿子生活低调是大学教授

2025-10-27 11:28:18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那是令人难忘的,为了事业奉献了自己。但是在他这伟大的背后也牺牲了不少,尤其是家庭生活。众所周知,当初他一离家就是28

 “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那是令人难忘的,为了事业奉献了自己。但是在他这伟大的背后也牺牲了不少,尤其是家庭生活。

众所周知,当初他一离家就是28年,隐姓埋名,也错过了自己儿女的成长,恐怕这就是他的遗憾了吧。那么如今他的一双儿女怎样了呢?

隐姓埋名的邓稼先

1950年8月,他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才9天的邓稼先,拒绝了优厚的待遇,急匆匆地就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

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正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

回国后,他先是在中科院从事原子核的理论研究工作,为这个领域在国内的发展趟出了一条路。

到了1958年,一纸密令,邓稼先的人生彻底改变。

他被调任参与核武器研制工作,并担任理论部主任一职。从那天起,“邓稼先”这个名字就从公开场合消失了,他成了一个需要“隐姓埋名”的人。

这一消失,就是整整28年。这28年里,他带着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团队,在一张白纸上摸索原子弹的奥秘。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计算,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北的戈壁滩上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成功了。

紧接着,邓稼先和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

仅仅历时两年零八个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便成功引爆。这样的速度,在当时震惊了世界。

在往后的岁月中,他参与的32次核试验,其中15次邓稼先皆亲临现场,亲自坐镇指挥。

他以坚定之姿,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倾注心血,令人动容。长年累月接触放射性物质,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但是在1985年,他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一年后,这位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科学家在北京病逝,年仅62岁。

女儿邓志典

在邓稼先为国防事业奋斗的那些年里,他的家庭也在经历着时代的变迁。

女儿邓志典,1954年出生,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对于父亲的印象是模糊而遥远的。

十几岁时,她就响应号召,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以工人的身份去了内蒙古建设兵团。

在广袤的草原上,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这段经历磨炼了她的意志。她利用劳动之余的每一点空闲时间,坚持自学。

当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只有小学文化基础的邓志典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幸运的是,她得到了父亲邓稼先和住在隔壁的另一位大科学家于敏的亲自辅导。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拼命学习,终于在1978年成功考上了大学。

在选择专业时,她在内蒙古的经历起了决定性作用。

她亲眼目睹了当地因为医疗条件匮乏,许多百姓被病痛折磨却得不到有效治疗的场景。这让她下定决心,选择了医学专业。

大学毕业后,为了追求更前沿的知识,邓志典远赴美国深造,在一所知名的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学成之后,她留在了美国,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父亲邓稼先去世后,她便在美国定居,和丈夫还生有一女,她她生活简单而平静,从不在人前提及自己的家世背景。

尽管身在海外,她始终关注着国内医学事业的发展,还多次回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演讲,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医学进步出一份力。

儿子邓志平

与姐姐选择远赴重洋不同,儿子邓志平则走上了一条更为平凡和低调的人生道路。

他出生于1956年,当时母亲许鹿希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地方,而姐姐又去了内蒙古兵团。

家里只剩下他和父亲,父亲比较忙,家里的琐事和管钱的事情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右二为邓志平

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也受到父亲和于敏的指导,考上了大学,从重庆大学毕业后,还获得了硕士学位,进入了西华大学,做教育工作,成为教授。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岗位,没有聚光灯,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

在这个岗位上,邓志平一干就是很多年。

他像父亲一样,做事踏实认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默默耕耘,也发表了不少专业文章,还参与了几本行业著作的编写工作。

在父亲去世后,照顾年迈的母亲许鹿希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心。

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也几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他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退休之后,邓志平的生活更加低调,他选择到幕后,参与一些书籍的编制工作,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今年93阅兵仪式上,他还受邀去到了现场。他没有像父亲那样拥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没有像姐姐那样成为某个领域的知名专家。

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的“致敬方阵”中,许进举着祖父许德珩的荣誉牌

但他用自己的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同样诠释了父亲那种不计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

结语

邓稼先的子女,一个在异国他乡的医学前沿探索,一个在国内的平凡岗位上坚守,他们的人生轨迹虽不相同,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父亲那份质朴而厚重的精神。

他们没有活在父亲的光环里,而是活成了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责任编辑:吴丰丰)
关键词:
分享到:

娱乐聚焦
  • 明星
  • 电影
  • 电视
  • 综艺
  • 音乐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