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7:44:25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喜人奇妙夜2》第五期(上)有四个作品。相较以往,本期的节目质量有所提升,部分作品摒弃了传统的“公式化喜剧”,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惊喜。然而,节目组的一些做法,令我觉得
《喜人奇妙夜2》第五期(上)有四个作品。相较以往,本期的节目质量有所提升,部分作品摒弃了传统的“公式化喜剧”,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惊喜。然而,节目组的一些做法,令我觉得有些反感。

个人喜好排名:第一是《安可》,第二是《拳村的希望》,第三是《拆弹专家》,最后是《与神同行》。

《安可》这部作品有一种“新”的感觉,这里的“新”指的是创新和清新。整个剧作结构简单明了,创意点巧妙而不复杂。故事围绕一对十年未见的情侣在演唱会重逢展开。两人心中有话要说,旁边的观众则充当了“八卦”的角色,借助观众的“推波助澜”,最终两人实现和解。

《安可》之所以如此出彩,几乎完全依赖于演员的表演,而非依赖于传统的语言包袱。它通过极大放大人类对于“八卦”的好奇心来产生笑料。这种笑点依赖演员之间的默契,特别是“吃瓜群众”的表演,他们精准而富有幽默感,增添了不少笑点。

作品的“清新”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其独特的主题,二是其简单、直接的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安可》凭借“甜蜜爱情”主题取胜,李诞则深刻道出该作品的魅力,认为爱情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陌生人之间那份珍贵的善良和温暖。而这份“清新”的气息,不仅仅来源于剧本,形式上的简约和不造作也让这部作品独树一帜,带给观众一股清新的感觉。

接着是《拳村的希望》,这部作品的情节较为简单,轻松幽默。张呈和闫佩伦原本争夺拳赛名额,后来由于奖金增加,两人重新为名额争斗,最终反转揭示原来奖金上涨是为了打假拳。整部作品的笑点大部分来自于语言包袱和演员的表演。

特别喜欢剧中的“戏比天大”这一梗,因为我个人对于演员频繁使用“戏比天大”这种说法感到厌烦。最初,笑点密集,每句对话都伴随着一个梗,但其中不少梗是“内部梗”,对于没有看过《旧矿工的故事》的观众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随着剧情的推进,笑点有所递减,这主要依赖于闫佩伦的表演,而他的表情和面部表演成了笑点的关键。

然而,《拳村的希望》的后期反转略显仓促,缺乏必要的铺垫,也让人难以完全相信张呈能够战胜刘旸。而这一切,让这部剧尽管有些轻松幽默,却在深度上有所缺失。或许是剧作结构的粗糙和俗套,使得它在剧情支撑上显得有些单薄。

再谈《拆弹专家》,这部作品看上去更像是“公式化喜剧”。姜杨大道这一组合,总给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感觉,他们的风格更适合传统晚会,但为了适应《喜夜2》的风格,也做了一些新尝试。剧作结构简单,拆弹学校的学员们轮番上场进行拆弹演习,每个学员都拆不好炸弹,最后的反转是原来学员们在整蛊老师,庆祝老师光荣退休。

尽管《拆弹专家》的剧本梗有些老套,表演方式也显得较为传统,但最大的缺陷在于学员们轮番上场时,笑点并未随着每个学员的出场而升级。相反,笑点几乎没有变化,且学员人数太多,这段剧情显得冗长乏味,甚至让我有些困倦。

最后是《与神同行》,我认为无论是否出现了“舞台事故”,这部作品都最为薄弱。在看了一部分之后,节目突然将我从剧中拉入了“真人秀”环节,舞台出了事故,演员坚持表演,镜头切回幕后,后场的演员们显得痛苦、焦虑、紧张。这一切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就像是吃饭时突然发现食物里有苍蝇一样。节目组似乎想利用这一“舞台事故”作为噱头,并借此彰显演员们“戏比天大”的精神,但这一做法反而令我感到反感。

之后,节目组还播放了“重录版”,但无论有没有舞台事故,我依然认为这部作品是垫底的。剧本虽然有“公式化”痕迹,但剧作结构和喜剧效果均平庸,尤其是其中充斥的大量谐音梗,显得非常取巧。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想法,纯粹是个人闲聊,大家不必太过当真。


2500一个小时,20平米2025年,短剧行业的精品化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