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1:41:22 来源:南方娱乐网
文章摘要
焦恩俊版的二郎神无疑是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要比帅气,老版《封神榜》中的李建华,绝对能把二郎神演绎得更加完美。虽然李建华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或许陌生,但提到1990年版《封神榜
焦恩俊版的二郎神无疑是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要比帅气,老版《封神榜》中的李建华,绝对能把二郎神演绎得更加完美。虽然李建华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或许陌生,但提到1990年版《封神榜》,60、70年代的人必定会瞬间想起那张英气逼人的脸。
在那个特效稀缺的年代,李建华凭借扎实的演技和那股硬朗帅气,将二郎神的角色赋予了别样的生命。而让人不禁好奇,李建华为何在事业上没能大红大紫呢?
当年李建华饰演的杨戬稳重中带着武将气质,眼神犀利,动作果断,和后来焦恩俊版的潇洒风流完全是两种风格。许多观众认为李建华版的杨戬更符合“接地气”的战神形象,而非偶像剧中花架子式的美男。这个效果的展现,完全得益于李建华扎实的戏曲功底。
李建华,195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出生在这片水土丰沃的地方,他自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14岁时,他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正式开始与戏曲结缘。学馆的日子充满了艰辛,清晨便开始吊嗓、压腿,直至眼泪打转。无论是严寒的冬天,手指冻得发僵,还是酷热的夏季,汗水湿透了衣衫,他都咬牙坚持。五年的苦练后,1979年他毕业,顺利留团成为上海沪剧院的专业演员。
刚进剧团,李建华凭借俊秀的外形和细腻的唱腔迅速崭露头角。他在《眼睛是蓝的》中演绎知识分子,《大雷雨》中的懦弱马惠卿,以及《罗汉钱》中的幽默张木匠等多个角色,展现了他广泛的表演跨度。沪剧讲求生活化,李建华将平凡的台词唱得动听,表演不浮夸,深得观众喜爱。
1990年,《封神榜》剧组进行全国海选,上海沪剧院为李建华推荐了他。在试镜中,李建华仅用一分钟便打动了导演,迅速锁定了杨戬的角色。尽管剧组请来了香港造型团队,造出的“中西混搭”风格——杨戬顶着波浪卷发,穿亮片铠甲,宛如圣斗士从希腊神话中走来,这样的装扮未必被看好,但李建华的颜值与演技却撑住了整个角色。
李建华的打戏,行云流水;智斗花狐貂时眉宇之间尽显谋略;而救百姓时,他又展现出仁厚的神性,精准地把握了“神性与人性兼具”的角色特点。即便拍摄条件极为艰苦,剧组从苏北跑到安徽、福建,甚至到新疆时住在破旧的马厩,李建华依旧毫无怨言,戏曲功底使得他所有动作如行云流水,翻跟头、耍兵器样样都不在话下。
有趣的是,戏里与李建华演对手戏的“黄妃”吕贤丽,实际上是他的妻子。两人在1974年沪剧学馆相识,五年熬过艰苦的学艺岁月,彼此滋生了甜蜜的感情。1979年,既拿了优秀学员的奖项,又领了结婚证。《封神榜》播出后,李建华因二郎神的角色而迅速走红,接到了不少影视剧的邀约。但他反而在热潮中感到迷茫,因为拍摄周期长、重复的镜头让他倍感厌倦。
正是在妻子吕贤丽的开导下,他意识到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外在虚华,心灵的平静与真实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在随后的三十年里,这对夫妻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沪剧舞台。尽管两人是夫妻,但演夫妻的机会却少得可怜,李建华常被称为“万能救场王”,总是充当剧团里的替补角色。即便如此,他们始终坚守着对沪剧的热爱与初心。
随着沪剧观众逐渐减少,2018年,62岁的李建华和60岁的吕贤丽与沪剧名家陈瑜合作,成立了“娃娃艺术团”,在社区里教老人和孩子们戏曲。通过短视频,他们将老戏改编,吸引了许多年轻粉丝,沪剧的未来也因此焕发了新生。
在这些年的努力下,李建华和吕贤丽先后荣获了多个荣誉,2016年,李建华凭借《邓世昌》提名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两人也被评为“沪剧非遗传承人”。尽管年岁已高,夫妻俩依旧活跃在沪剧的舞台上,教学与表演并行。
如今,李建华已经69岁,吕贤丽67岁,他们依旧活跃在沪剧的小舞台上,继续为新一代的戏迷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当问到为何不接商演时,李建华笑着回答:“教孩子们唱戏,比挣钱痛快。”
当年那位迷倒万千观众的“杨戬”,如今已经白发苍苍,腿脚不再灵便,但那份从容与稳重,却与神话中二郎神的形象愈发契合:不追逐虚名,坚守初心,默默奉献。
当熟悉的锣鼓、唢呐、笛子的合奏响起时,翘首以盼的戏迷们瞬间沸腾。